“欢迎主人下班!”当忙碌了一天的你回到家中,有机器人在门口等候,并提前操控好家中的空调、加湿器等家电,营造一个舒适环境。
“帮忙把这本书交给小宝!”当你在家中需要给另一位成员送物品时,你将书本放在机器人身后的“背包”,机器人即可帮你跑腿送达到人。
如今,这些在科幻电影或游戏中才会出现的未来感十足的场景,正加速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近日,在“数字美的2025”发布会上,美的正式推出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牌“WISHUG”以及首代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小惟。这意味着,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赛道上,又出现了一家世界500强巨头。
身兼管家、助理、卫士、玩伴等角色
“大眼萌”是这一机器人最显著的一个外部特征。记者看到,美的第一代家庭服务机器人身高一米左右,外形上更像是一名孩子。“小惟”的头部是一块智能屏,也是该机器人的“大脑中枢”,此外,依托AGV技术,“小惟”实现行走功能。可以说,在凸显工业设计未来感的同时,“小惟”在设计上融入了一些亲和力。
“美的希望这一款机器人产品能解决用户的痛点,为追求便捷、高效生活的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需求。”美的集团首席AI官兼AI创新中心总经理唐剑介绍称。
据美的介绍,这一“AI新物种”将定位为“智慧家庭新成员”、“贴心的家庭助理”。而在家中的“小惟”将身兼AI管家、家庭助理、安全卫士、科技玩伴等“角色”。如在家门口的机器人,识别到用户回家,可通过“中枢”功能提前开灯,打开空调并调适到舒适温度,提前一步提供主动的智能家居服务;又譬如,你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远程看家,可以遥控机器人到家中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可以指挥‘小惟’到指定地点了解情况。”
为实现“小惟”AI管家、安全卫士等“角色”,该款家庭服务机器人融入了一系列“硬科技”,推动机器人3D语义地图、语义导航、人脸跟随、全屋寻人等功能“落地”。
唐剑称,以3D语义地图、语义导航为例,机器人“小惟”通过内置激光雷达与3D摄像头,可对家庭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实现自主探索建图、识别物体属性并构建具有语义信息的3D地图。有趣的是,有了这一技术,机器人可根据语音指示,智能辨别后到达目标地点。“例如用户对机器人说到沙发去,机器人能据语义导航,移动到目标地点沙发附近,十分智能。”唐剑举例介绍称。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内嵌激光雷达,融合3D视觉、AI算法,可以保证机器人在跟随中自动避障,并紧紧跟随目标(RelD)。“当‘小惟’在家中寻找目标人,可通过面部识别进行身份确认以传递信息或物品。”唐剑介绍称,有了AI技术,“小惟”的“双眼”及“大脑”更显智能。
据悉,依托“AI创新中心(AIIC)”,美的正推进AI技术产业化,该中心于2020年3月成立,主要推进四大方向工作,包括智能大脑、工业智能、智慧医疗以及今日正式推出的家庭服务机器人。美的“集大成”的家用机器人品牌“WISHUG”将成为“美的数字2025”战略主轴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达36.18%
据了解,国际机器人联盟 ( IFR ) 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中国电子学会考虑则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类。其中,服务机器人是指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机器人,主要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
根据 IFR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2018-2021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初步核算 2021 年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元,达到 302.6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36.18%,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从产量看,除 2021 年 7 月和 2022 年 4 月中国服务机器人月产量低于 60 万套,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其余月份产量均超过 60 万套,其中 2021 年 12 月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超过 90 万套。
【记者】姚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