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李来章在《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道:“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至夜宿于亲戚之家,间有以银牌红布作贺者。”生动反映了银器在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每到瑶族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场合,瑶族人都会穿上绚丽多彩、光彩照人的刺绣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瑶族银饰。
瑶族的银饰与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他们常常把收藏的瑶族银饰传给后代作为驱鬼避邪保平安的一种信仰和财富,特别是一些刻有各种图腾的复杂灵活的图案,传递着瑶民对历史英雄和祖先的崇拜之情以及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瑶族银饰有头簪、头钗、耳环、胸牌、项圈、排瑶新娘头饰(银鼓、银链、银锥、银牌、银魔寇)、瑶族男子披在肩上的装饰品(银鼓、银牌、银铃)、银锣、手镯、戒指、银树、过山瑶银扣、过山瑶金蓬铃等种类。图案多以几何图形为主,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月牙形以及人物、花鸟虫鱼等不一、大小不同的规格。制作流程可分为化银、锻打、下料、粗加工、做铅托、精加工、焊接、酸洗等八个步骤。
唐大打十斤,油岭村唐大打家族银饰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从小在火塘边和敲打声中长大的他,小学五年级便成功做出第一件瑶银饰品,是如今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花多年时间,徒步串走连南各排各村瑶寨,收集整理旧的瑶银物品与整理每个图腾代表的历史印记资料,详细记录不同银饰品制作方法与不同年代的材料。
为提升制作技艺,唐大打十斤还在广州、湖南、贵州等地闯荡多年,做学徒、跑市场、拜师傅,吸纳南北各地银雕流派的特色精华。2013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唐大打十斤回到家乡创办了连南瑶族自治县桃花红工艺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瑶族银饰的研发、制作及销售,并招收多名学徒。瑶银作坊不但人气旺,每天还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媒体纷纷慕名前来采访。在唐大打十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瑶族银饰的内涵和魅力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记者】杨逸
【通讯员】朱英豪
【视频】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