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在河源的乡村田野、公园草地,一顶顶帐篷和天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帐篷和天幕之下,折叠桌摆满了各式水果和饮料,一旁的烤炉,正在炙烤的肉串发出“滋滋”的诱人声响。大人坐在椅上品茶聊天,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打闹,一幅岁月静好、闲适悠然的景象……近两年来,游客出游的半径缩小,路程短、时间短、体验感强的“户外露营”成为潮流。
河源拥有较好的山水生态,市区东江湾公园、客家文化公园以及各县区风景秀美的郊外,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露营;强大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专业营地落地河源,不少民宿、景区也抓住了这一契机,相继布局露营业务。
试营业阶段的乡村行露营公园—河源·桂山森林营地,成为缺乏户外经验的市民露营的最佳选择。
01
河源露营处于起步阶段,逐渐成假日休闲新方式
在节假日或周末,记者发现,市区的东江湾公园、客家文化公园,河源国家高新区的白鹭岛公园等地成了热门的露营地。市民带着帐篷、地垫到对外开放的公园“安营扎寨”,三五好友围坐相谈,小孩嬉戏打闹,一派热闹景象。东源县涧头镇礤娥村举溪郊游点、东源县顺天镇牛生塘村到角小组郊游点、连平县田源镇肖屋村鱼梁等风景优美、有山有水的郊外,也成为市民钟爱的露营地。记者在“小红书”APP上搜索“河源露营”,显示有900多篇笔记,各式攻略目不暇接。这些热门公园、郊外,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迅速出圈,成为“网红”露营地。
“河源露营的市场需求很大。”市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叶玉萍明显感觉到,这两年,露营已经突破小圈层,从专业化形式走向了大众化的休闲旅游。五一假期前后,叶玉萍每天都能接到10多个咨询河源哪里适合露营的电话。“大家对专业营地的需求也很迫切,但河源缺少专业的露营基地。”叶玉萍表示,河源露营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市民大多只能自发式地找一块有草坪、溪流的地方去露营。
从2017年开始露营的储开盛,算得上是“资深玩家”。但当时的露营属于较高难度的专业领域,代表了艰苦和探险。他们一行人到林子里徒步、登山,带的是轻量化帐篷,轻便锅具,去稍远的地方还需要带滤水器和水袋,到了合适的地方直接安营扎寨。这是更接近大自然的露营状态,但也蕴含了危险。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无法远足旅行,储开盛开始带着小孩去环境更为舒适的郊外露营。他称这也是“搬家式”的精致露营,而精致露营对场地和装备都有更高的要求。为此,他备齐了一套上万元的装备。每次出门,多人帐篷、天幕、充气床垫、家用枕头被子、斑马桌、蛋卷桌、月亮椅,各种炊具炉具、保温箱、户外电源和投影仪塞满一车,像一个“移动的家”。“家里能搬出来的东西,只要车装得下我都会带上。”储开盛说。
“这个季节很适合露营,基本每周末我们都会出去,小孩邀请了幼儿园的同学一起出来露营。有四五个家庭都很喜欢露营。”储开盛更多的是自己开车,约上几个家庭一起去有溪流、草坪的地方,支起帐篷过一天一夜,大人煮饭聊天,孩子们躺进大自然的怀抱,抓鱼摸虾、肆意奔跑。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大人、小孩都找到了自己的社交场。“入夜后点一把篝火,大家可以尽兴聊天,也可以对着篝火发呆2个小时。”在储开盛看来,精致露营就是在这样舒适轻松的环境中感受自然、放松身心,专注体验亲子互动和社交。
市民在河源国家高新区江滩公园露营。每逢节假日,我市各县区郊区或公园,到处都能看到露营的市民。
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张翔,初次露营是和同事团建。今年4月,他和3名同事一起购买了1万多元的装备,到举溪体验过夜露营。在出发之前,他按照网上的攻略,准备了4顶帐篷、“电小二”户外电源等装备。“但到了现场就觉得准备不够充分。”张翔告诉记者,他购买的“电小二”因功率太低,无法接入电磁炉煮饭,最后只好向附近的村民借了柴火煮饭;由于缺少地垫,睡得也不太舒服。虽然出现了小插曲,但这次露营对于张翔来说仍然是一次不错的体验。“我市户外环境很好,大家可以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放松聊天、更好地沟通。”张翔说,回来后,他又添置了天幕、睡垫等装备,为下一次露营做准备。
02
专业营地在河源萌芽 “拎包入住”式露营渐受欢迎
相比自带全套装备,塞满一辆车的“搬家式”露营,“拎包入住”式露营更适合入门级玩家,也是大多数没有装备、缺乏户外经验的市民会选择的露营方式。在露营之风的吹拂下,我市也开始诞生专业营地。
“这里的环境很舒适,不用自己买装备、搭帐篷,是一次挺轻松的露营体验。”近日,在桂山森林营地,市民周女士在帐篷前一边烧烤一边和记者分享她的首次露营体验,“我朋友来过好多次,在她的推荐下,我也有了露营的想法,来了之后,小孩子很喜欢,算是来对了。”
还在试营业阶段的乡村行露营公园——河源·桂山森林营地(下称桂山森林营地)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大块的草坪被划分为简易帐篷区、轻奢区、咖啡区和综合区,可以安放近200顶帐篷。这里配备了精致露营所需的天幕、帐篷、睡袋、炊具和食物,还有厕所、浴室等基础设施,以及篝火晚会和露天KTV等娱乐项目。
正在试营业阶段的乡村行露营公园——河源·桂山森林营地,成为缺乏户外经验的“小白”露营的最佳选择。
天幕下,烤盘上正在炙烤的肉串发出“滋滋”的诱人声响,朦胧昏黄的小灯串和草坪上正在播放的舒缓音乐,将氛围烘托得恰到好处,让山野里的营地生活呈现出了童话的质感。桂山森林营地负责人钟志强介绍,只要周末和节假日天气好,营地的生意还不错。“疫情虽然阻碍了远途旅行,但大家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还是有的。”钟志强说,营地最高峰的时候支起了170顶帐篷,接待340余人。
桂山森林营地建设于去年11月。“我们提供的主要是一种体验感,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全方位服务,可以满足那些想要逃离城市生活,又没有精力置办装备的人。”钟志强表示,游客需要什么直接点单,不用自备任何露营装备,不用自己搭帐篷,直接拎包入住,对于缺乏户外经验的市民非常友好,如果游客想自带帐篷,这里也能出租营地。目前,来露营的市民大多是“拎包入住”式,仅两成游客是自带帐篷。
钟志强表示,营地目前各方面还在完善中,团队希望用专业化的营地服务来满足大家想要舒适亲近自然的需求。面对河源及粤港澳大湾区对露营的需求,钟志强和团队打造的东源县涧头镇举溪营地,也将于6月底开业运营。
03
露营成为景区、民宿“引流”新热点
近两年,我市不少景区、民宿也冲进了露营赛道,或在景区举办露营节,或在民宿户外搭建帐篷,吸引更多想要体验露营的游客。
今年“五一”假期,拥有大片草地的春沐源小镇策划了一场为期3天的“山谷露营节”,利用环境打造独特的营地景观,同时设置好音乐会,让游客深度体验精致露营的魅力。河源巴伐利亚庄园也通过举办星空露营帐篷节,为游客提供露营野餐、观星看影等沉浸式的度假体验。
惬意美好、闲适自然的露营美学,与“小而美”的民宿发展不谋而合。坐落于东源县义合镇的竹里馆民宿,面朝东江,背枕将军帽山,拥有宽阔的沙滩。凭借灵敏嗅觉,民宿负责人罗俊超在2019年就开始引入露营业务,在沙滩上设置帐篷,通过与市户外运动协会合作,主要承接团体露营。节假日,竹里馆民宿会增加露营宣传,以增加民宿特色,吸引游客。“增加了露营项目后,从宣传效果上来看是不错的,游客可以体验的项目更多元化。”罗俊超说,沙滩露营和烧烤给来住宿的游客以独特的体验,沙滩露营也成了民宿一项特色项目。
据悉,梨花屋舍、万绿民宿·古哥田园、云上仙湖民宿、迴嚮民宿等,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基础配套,布局了露营业务。罗俊超告诉记者,目前河源民宿布局的露营,更多停留在场景设置以及客户体验增值上,由于场地空间和设备有限,真正商业化、专业化运营露营的民宿还是极少数。
我市民宿大多分布在风景优美的乡村,拥有“山水田林湖”。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乡村民宿有现成的场地可供露营,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民宿+露营”或许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04
露营潮流引爆户外经济,户外装备商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倍
市民对露营展现出的空前热情,直接带动了露营装备的大热。在“五一”假期前两天,迪卡侬河源店就迎来了大批量采购露营装备的顾客。快开帐篷、地垫、蛋卷桌等热门产品销售一空。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旬—4月中旬,迪卡侬河源店户外露营装备的成交额同比增长287%。
20至40岁为消费主力
市民对露营装备的需求在近两年开始增长。之前,迪卡侬河源店露营区的展示只有一面货架。今年开始,迪卡侬河源店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设置了一个U型区,支起了三顶不同样式的帐篷以及折叠桌椅作为展示。“以前大家对于露营没有什么兴趣,最多就买一个59.9元的野餐垫,而如今,大家开始购买帐篷和折叠家具,这是之前没有的现象。”迪卡侬河源店店长赵翊婷告诉记者,这两年,她明显感觉到河源市场对露营装备的需求逐渐增加,大家对露营装备的要求也更高了。
“没想到顾客购买装备的热情突然高涨。” 赵翊婷说,五一假期前,店里户外露营装备的销售量开始激增,库存已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很多顾客开始批量采购,大部分为家庭出游和团体出游。其中,20至40岁的顾客是主要购买力。
“遇到不少初次采购就花费六七千元的顾客,可能受疫情影响太久,大家不太关注价格,更在意产品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赵翊婷说,店里的一款200多元的折叠椅,因舒适度高成为露营爱好者的“新宠”。
近八成顾客购买公园露营装备
赵翊婷介绍,露营方式分为白天露营和过夜露营,装备也分为两大类,白天露营需要配备遮阳棚、地垫、折叠桌、一次性烧烤架,入门级的露营爱好者购买露营装备花费在 800元左右;过夜露营对装备的要求和个人的户外运动知识储备更高,需要配备过夜帐篷、防潮垫、睡袋、露营灯、便携煤气炉、锅具等,价格在2000元、甚至万元以上。赵翊婷表示,河源的露营还处于入门状态,大家更多选择在公园、郊区看风景,因此近八成顾客购买白天露营装备。
市民在市区一商场选购露营装备
购买一套实用、精致的露营装备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少人使用了一两次后就闲置在家。叶玉萍表示,如今露营装备更新换代快,为避免造成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建议市民理性消费,购买自己需要且实用的装备。对于入门级的露营爱好者,叶玉萍建议可以先着手准备“五件套”,即帐篷、天幕、折叠桌、折叠椅和茶具等刚性商品,如果同行有3—5人,也可以一起“拼购”,每人购买不同的装备以提高利用率。
05
户外露营,安全需牢记
自然赐予宁静,也会带来风雨。去年国庆假期,3名深圳车主驾车到源城区埔前镇罗塘村东江边露营,第二天早上醒来,河水上涨淹没车辆,所幸露营人员及时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今年“五一”假期,40多名来河源万绿湖露营的外地游客也经历了相似的状况,假期首日雨势很大,雨水直接没过了营地草坪,道路泥泞导致30辆车被困在泥潭中,所幸全部车辆被成功救出。
当前我市正值汛期,强降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频发,野外露营的风险增大。叶玉萍建议,露营前应查看当天和近几日的天气预报,并了解露营地的防疫及防火要求,首次露营最好结伴同行。草地、河滩是露营人的首选。叶玉萍提醒,虽然在河滩草坪上安营扎寨,卧听流水潺潺十分浪漫,但这却是非常危险的,突发山洪、水涨时,容易被水淹没甚至冲走。在河岸和干涸的河床上,山崖下、凸起的高地上扎营都是不可取的,要尽量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搭帐篷,为避免下雨时帐篷被淹,应在帐篷顶边线正下方挖一条排水沟。帐篷的入口应设置在背风向,同时也能兼顾用火安全,睡前要检查所有火苗是否熄灭了。
度过美好假期,还需要时刻牢记与文明同行。“露营地尽量避免用工具挖土铲草,要彻底清理生活垃圾。”叶玉萍表示,目前,我市露营尚处于行业发展初期,设施配套尚未齐全,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爱护大自然,做到无痕露营。
06
市文广旅体局:有序引导,促进露营市场健康发展
在疫情和需求的双重作用下,近年来,露营新玩法强势“破圈”。然而,随着露营的日渐火爆,生态环境、人身安全、场地安全保障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露营行业门槛较低,入局者众多,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露营行业的发展亟须规范。那么,在其他城市一路“狂奔”的露营,在河源又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河源又将如何进行引导规范?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露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且具备长期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李远飞说,对于突然出现的“露营热”,是消费习惯带来的“一阵风”,还是会长期发展下去,他更倾向于后者。他说,首先,在欧美等国家,露营已经成为与家庭聚会、看电影、逛商场一样的休闲活动,而在国内,这种新的旅游方式在近几年也悄然兴起,只是去年以来,在疫情的作用下,才感觉突然火爆起来。其次,露营不仅是一种旅行行为,也是一种社交行为,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跟团出游,更向往的是三五好友一起亲近大自然、自由自在的出游,因此,露营是具有生命力的。而我市山好、水好、风景好,是适合发展露营的,每个县区都有适合露营的地方,且数量不在少数。目前,河源已有“景区+露营”“民宿+露营”“企业+村集体”等露营发展模式。
李远飞认为,目前,露营在我市处于萌芽阶段,虽然具备发展条件和空间,但暂时还没有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对露营行业的发展进行鼓励、引导和规范管理。随着露营的日渐火热,乱丢垃圾破坏环境、生态保护不到位、营地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时有发生。为此,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露营是文广旅体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共同研究的问题。接下来,市文广旅体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关注露营旅游方式的发展和变化,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交流探讨,倾听市场的声音,针对我市的实际,参照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研究出一条适合我市露营发展的新路子,促进相关配套措施和政策的出台,规范管理,不断丰富露营的内涵和形式,提升露营产品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感,引导我市露营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河源日报
作者:■统筹/刘永菲 ■文/记者 刘永菲 谢少娜 冯晓铭 ■图/冯晓铭 编辑:戴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