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作业日”,让孩子们拥有童心童趣!

东莞慧教育
+订阅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2021年8月31日,我市制定《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与优化设计的实施意见》,鼓励学校设立“无作业日”,在全市积极开展“无作业日”的尝试。

2022年4月2日下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推进“双减”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鼓励各学校因校制宜,积极探索设立“无作业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化素质教育,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享受童年的快乐!

我市各学校纷纷行动,主动探索,优化作业设计,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实施每周一天“无作业日”活动。“无”作业,“有”成长,“无作业日”让孩子们能在温馨、快乐、有意义的家庭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无作业日”,这些学校这样做

松山湖第二小学:将每周四设立为“无作业日”,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专门设计了“4+1”劳动课程,即开心美食、美好生活、开心农事、致敬劳动者+亲子活动。以能力进阶、符合实际、方便参与、智慧劳动、关注创造为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劳动实践清单;“无作业日”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探索世界的日子,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如:《发现春天》之“风筝汇”“把春天留住”“在春天里,做一件美丽的事”等项目基于学生学习与生活,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知过程,在动手中提升思维,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松山湖二小的“无作业日”活动将学习内容“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体验别样的学习,“无作业日”真正做到了“把世界当教室,把生活生学习,把游戏当探究”,让学生在童真童趣的实践中收获成长。

长安中心小学、谢岗中心小学:每周五“无作业”,三—六年级所有学生不做任何书面作业,一、二年级继续坚持无作业的措施。全面推行“五个一”活动,即“有一段共同读书的时间,有一个喜爱的健身项目,有一次家务劳动,有一个兴趣特长培养的健康活动项目,有一次亲情的聊天”。“无作业日”让孩子们在亲子阅读、健身运动、家务劳动、兴趣活动、亲情聊天充实孩子的生活,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茶山第二小学:将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各学科实施以“实践任务”为引领的“无作业日”活动。如语文科开展名著阅读与思维导图的绘制、课本剧的表演、传统节日的探究实践活动、我讲书中故事、古诗朗诵、走进民间故事活动、绘制连环画、观察活动等。数学科让孩子们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的实践任务。如制作学具任务——制作方位图、旋转陀螺、年历卡、各类图形等;实践统计任务——小小统计员、小小数据分析员;小当家实践任务——小小售货员、购买日记等;动手实践任务——摆七巧板、测量周长面积、数豆子等。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时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迷你书等绘画类作业;或者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内容,与家人、朋友进行对话、采访、进行趣味配音表演、进行口语演讲等语言实践类作业;另外,结合特定的节假日,开展综合实践类小任务如今年六一儿童节和端午节到来之际,“无作业日”活动主题就是“端午粽飘香,六一快乐多”,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无作业日”这一天可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文化和习俗等;认识各种各样的粽子;三、四年级学生的小任务是讲屈原的故事或者搜集、诵读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五、六年级的学生实践任务是与家人一起体验包粽子活动。有“引”有“放”,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了解了“自己”,体验了“成就感”,走上良性的学习、成长轨道,度过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无作业日”。

“无作业日”,孩子们收获了什么

“无作业日”是指不布置书面作业,而不是无所事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五个一”活动中让孩子拥有童真童趣。

1. 阅读,让孩子有一段共同读书的时间。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给孩子从小培养起一种阅读习惯,对他会终身受益。“无作业日”建议家长陪伴孩子阅读书籍半小时(或带领孩子进图书馆或书店一次),建立家庭小书屋,营造家庭书香氛围。

2. 运动,让孩子有一个喜爱的健身项目。锻炼对于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情感状态。“无作业日”建议家长周三陪同孩子进行一项健身项目,阳光锻炼一小时,如:游泳、打球、骑车、跳绳、散步等。

3.家务,让孩子有一次劳动体验。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是对家庭应尽的义务,学会体谅与感恩。建议家长指导学生周三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擦地板、洗碗、学习烹饪、收拾房间、做公益活动等。

4. 兴趣,让孩子有一个特长培养的健康活动项目。建议家长周三陪同孩子进行一项健康的活动。如学琴、绘画、书法、舞蹈、种植和棋类等各类活动。让孩子步入自然,融入现代生活,让活动成为孩子终身兴趣爱好的萌芽。

5.聊天,让孩子有一次亲情的沟通。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建议父母创造轻松愉快的聊天环境,从孩子在想什么、关心什么入手,和孩子有一次温暖的聊天。不是询问,不是板着脸教育,而是与孩子平等的聊天中守护孩子心灵健康的成长。

“无作业日”,家长可以这样配合

“无作业日”给亲子间带来了更多亲密接触的时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校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引导父母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亲子体育锻炼、亲子家务劳动、亲子兴趣特长健康活动(学琴、绘画、书法、舞蹈、种植和棋类等各类活动)、亲子聊天”等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亲子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亲情,更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大家在居家学习和工作之余拥有了轻松、愉快、休闲的时刻,收获家庭的幸福。

开展“无作业日”活动,是“双减”政策在我市落地落实的体现。随着部分学校先行先试,在实施“无作业日”中取得良好成效。部分园区、镇(街道)进一步扩大范围,要求在各小学全面推进。比如,莞城街道教育管理中心向各小学下发了《关于全面改进和加强作业管理探索每周一天“无书面作业日”工作通知》,要求莞城街道各小学规范作业管理,积极发挥校园教育主阵地作用,优化校内服务和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作业优化设计,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探索推行每周一天为“无作业日”,减少周末、法定节假日书面作业。鼓励各学校根据校情开展形式多样的“无作业日”实践,将根据各学校的情况进行总结,逐步整体推进“无书面作业日”,探索出合适莞城“无作业日”的最佳方案。

接下来,东莞将结合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引领每一位老师用心让孩子们在学业负担真正减轻的同时,引导每一位家长多陪伴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氛围,强化家校共育体系,真正做到“五育并举”,让孩子们在“无作业日”的创新管理中,“无”作业,“有”成长,保持童真童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