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阳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现面向社会开展阳春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2019—2021年)网络投票评选活动。本次共有30个改革案例参与评选,投票选出20个改革优秀案例,南方+客户端、阳春市融媒体中心期待您投上宝贵的一票!
投票时间:截至6月15日24:00
30个阳春优秀改革案例等你来投票!(可多选) 案例1:政策惠民办实事,深化改革开新局 案例2: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为财政治理赋能提效 案例3:整治省市县三级督办路段交通安全隐患,让群众出行无忧 案例4:推动信贷总量和结构双重发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见实效 案例5:擦亮“粤系列”品牌,为企业、群众和公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案例6:推行“一窗通办”及镇、村实体办事窗口标准化建设 案例7:开展“互联网+不动产”压缩登记办证时限 案例8: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大力破解土地流转难题 案例9:辅警管理改革再深化,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案例10:24小时自助办证服务区全覆盖,便民服务不打烊 案例11:拓展公益诉讼新领域,织密公共利益保护网 案例12:“小额诉讼+简易程序”让群众更快感受到公平正义 案例13:融合媒体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平台发布 案例14:立德树人强铸魂,文明校园面貌新 案例15: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助推红色文化传承 案例16:推动文旅融合,打造精品红色线路 案例17:推进“信访超市”标准化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效增速 案例18: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阳春公安打造智能化办案区 案例19: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案例20:34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案例21:全面落实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 案例22:推进“三项工程”基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础 案例23:深入实施“双百”工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案例24:拓宽水费缴纳新渠道,微信+支付宝缴费便群众 案例25: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案例26:推进老年医学学科建设 案例27: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案例28:传承与创新并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案例29:打造“人才驿站”,构筑“人才之家” 案例30: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提交
阳春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2019—2021年)详情
↓↓↓
案例1
阳春市工商联
政策惠民办实事,深化改革开新局
2019年以来,阳春市工商联发挥牵头揽总作用,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协调,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被全国工商联确认为2020—2021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案例2
阳春市财政局
推进“数字财政”建设,为财政治理赋能提效
2020年以来,阳春市财政局大力推行“数字财政”系统,将全市174个预算部门和单位纳入一体化管理,构建简单高效的资金拨付流程,统一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实现预算编制系统全覆盖,推进财政资金到人到户改革工作,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电子化管理。通过改革,阳春市财政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财政部和省财政厅通报表扬及激励奖励。
案例3
阳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
整治省市县三级督办路段交通安全隐患,让群众出行无忧
2021年以来,阳春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疏通道路交通拥堵点,采取渠化岛改造、调头口封闭、增加调头专用道、绿化带整改等措施,在阳春市阳春大道、234国道、东湖中路等城市重要路段进行整治,有效缓解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情况,让市民出行无忧。
案例4
人行阳春市支行
推动信贷总量和结构双重发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见实效
2021年以来,人行阳春市支行综合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稳定信贷增长。创新推广使用“阳融码”等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17种,2021年阳春市信贷总量居阳江市首位。改革后,阳春市融资成本稳步下降,相关经验多次被南方+客户端、新快报、羊城晚报等媒体报道。
案例5
阳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擦亮“粤系列”品牌,为企业、群众和公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2020年以来,阳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全力推广应用“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三大粤系列品牌,用户注册率均排在阳江各县(市、区)前列,为阳春市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大数据支撑,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提供坚强保障,切实增强各类群体对阳春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的获得感。
案例6
阳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推行“一窗通办”及镇、村实体办事窗口标准化建设,零距离服务群众
2021年,阳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力推行“一窗通办”改革及镇、村实体办事窗口标准化建设,优化整合市级部门窗口,完善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2021年阳春市通过“一窗通办”共受理18万余件业务,镇、村实体办事窗口共受理12.3万余件业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案例7
阳春市自然资源局
开展“互联网+不动产”压缩登记办证时限
2020年以来,阳春市自然资源局深入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实现“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将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抵押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均可在前台综合窗口办理,大大节约了群众办事时间。
案例8
阳春市农业农村局
创新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大力破解土地流转难题
2021年以来,阳春市农业农村局不断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新模式,大力破解土地流转难题。采取三级协办联动发力、服务资源协同作战等有效举措,取得了农户、村集体、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协办体系、农服平台共同支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良好成效。2021年以来,全市农业生产托管累计42万亩次,成功列入2022年广东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案例9
阳春市公安局
辅警管理改革再深化,有力维护社会稳定
2019年以来,阳春市公安局不断深化阳春市辅警管理改革,通过建立辅警员额动态调整机制、规范辅警管理规章制度、不断提升辅警技能等措施,有效激发了辅警队伍内生动力,辅警队伍规范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来,有7名队员获省市级荣誉、204名队员获阳春市公安局嘉奖。
案例10
阳春市公安局
24小时自助办证服务区全覆盖,便民服务不打烊
2019年以来,阳春市公安局不断深化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在办证服务大厅和各派出所建成24小时自助办证服务区,群众仅需3—5分钟便可以完成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申领、交通违章处理等业务,节假日也能办理,切实解决上班族、学生党没有时间办理相关业务的难题。
案例11
阳春市检察院
拓展公益诉讼新领域,织密公共利益保护网
2020年以来,阳春市检察院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英烈设施保护、残疾人权益保护等“等”外新领域的探索,不断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作为,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保护英烈设施案成功入选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公益诉讼系列广播剧》(第一季、第二季)获评2020年度阳江市“七五”普法十大法治文化精品。
案例12
阳春市法院
“小额诉讼+简易程序”让群众更快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1年,阳春市法院全面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工作,通过采取强化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条件、加强电子诉讼服务、实行网上自助立案、电子送达等有力举措,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从14.45%上升至21.39%,平均审理期限28天,较法定审限缩短62天,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成为常态,让群众少跑腿,快办事,更快感受到公平正义。
案例13
阳春市委宣传部
融合媒体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平台发布
2019年以来,阳春市委宣传部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成立阳春市融媒体中心,全面整合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资源,升级改造广播电视硬件设施,定制开发“美丽阳春”APP和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了与“央视新闻+”“触电新闻”“南方+”的技术对接,为阳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案例14
阳春市教育局
立德树人强铸魂,文明校园面貌新
2019年以来,阳春市教育局大力实施铸魂立德工程,深入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阳春市文明校园覆盖率100%,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阳春市春州小学等2所学校被评为阳江市十大文明示范校园。
案例15
阳春市委宣传部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助推红色文化传承
2021年,阳春市委宣传部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推进阳春市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扶持阳春市粤剧团等团体和个人进行本土化创作,不断提升文艺作品质量。成功打造了新编大型红色题材粤剧《信念》,荣获阳江市文联系统文艺亮点工作,并受邀到全国各地参加艺术节,其中在吴川艺术节线上进行全球直播,观看人数达到23万人。
案例16
阳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推动文旅融合,打造精品红色线路
2020年以来,阳春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有关部门积极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打造了阳春市红色廉政人文历史文化游径等红色线路。其中,红色廉政人文历史文化游径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游径,“峥嵘岁月,逐梦前行”红色线路和“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红色线路被评为阳江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案例17
阳春市信访局
推进“信访超市”标准化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效增速
2021年以来,阳春市信访局不断推进信访工作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信访超市”,通过整合政数、信访、政法、公安、司法、法院等部门资源,实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处理”等服务模式,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自运行以来,群众诉求及时处理率达100%,群众对信访部门的满意度达97.3%,有效化解了阳春市信访矛盾。
案例18
阳春市公安局
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阳春公安打造智能化办案区
2020年以来,阳春市公安局创新社区警务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对现有的办案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配备智能执法办案管理平台、人脸识别及指纹认证门禁系统等智能设备,实现“一站式办案,全流程监督”,为规范、高效执法提供支撑。2020年,河西派出所智能办案区建设成为全省公安机关智能办案区示范点。
案例19
阳春市应急管理局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2019年,阳春市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全年各重点时期、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监察人员6345人次,检查企业3012家,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2019年,阳春市获得阳江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消防工作考核优秀等次,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
案例20
阳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34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满足群众有事就近办马上办
2021年,阳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加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站点建设,推进34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并全部配备“粤智助”服务一体机,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满足了当地办事群众有事就近办、马上办的需求,成功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案例21
阳春市市场监管局
全面落实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提升食品安全
2021年,阳春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在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运用,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实现了阳春市学校食堂后厨粗加工、烹饪、仓储、清洗消毒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透明化”、“可视化”。改革后,校园食堂厨房监管率达100%,有效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案例22
阳春市人社局
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基地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础
2021年,阳春市人社局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广东省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1个、“粤菜师傅”省级培训基地1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2个、农村电商基层示范站1个,搭建了多元化培养培训平台,为阳春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案例23
阳春市民政局
深入实施“双百”工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1年,阳春市民政局深入实施阳江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社会工作服务站。阳春市70余个民政双百社工站(点)在乡村振兴、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救助帮扶、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直接服务群众10.22万人次。2021年,阳春市3个站(点)、8名社工受到省市表彰14次。
案例24
阳春市公用水务有限公司
拓宽水费缴纳新渠道,微信+支付宝缴费便群众
2019年以来,阳春市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不断拓宽水费缴纳新渠道,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方便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平台以及支付宝进行24小时无障碍缴纳水费。目前,平均每月约有3万用户在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平台以及支付宝进行水费缴纳,实现了用水业务办理“少跑腿”,部分业务“零跑腿”的目标。
案例25
阳春市林业局
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2021年以来,阳春市林业局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构建和完善市、镇、村三级林长体系,以林长制为抓手,从根本上解决全面落实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目标责任的动力问题,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改革成效。
案例26
阳春市卫生健康局
推进老年医学学科建设
2021年,阳春市卫生健康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通过加强信息技术推进医养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医德医风教育、“南粤家政”、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措施,守牢老年人健康安全防线。2020—2021年,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均设立老年医学科,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
案例27
阳春市卫生健康局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021年以来,阳春市卫生健康局不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通过采取专家共享、教学共享、规划建立信息化中心等有效举措,促进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和利用。目前,已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医共体成员单位建成“专家门诊”、“名中医工作室”、“联合病房”,让百姓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
案例28
阳春市卫生健康局
传承与创新并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19年,阳春市卫生健康局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响阳春南药品牌。通过采取加强人才队伍、中医特色能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等有效措施,推广使用中医药技术,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2021年,市卫生健康局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案例29
阳春市委组织部
打造“人才驿站”,构筑“人才之家”
2020年以来,阳春市委组织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成阳春市人才驿站(阳春市高层次人才活动中心),完善13个人才驿站基层服务点。驿站启用以来,共开展高层次人才活动14场次,服务高层次人才1200人次,牵线建成广东省博士工作站2个,辅助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68人、创新创业团队5个,有效提升了全市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
案例30
阳春市委组织部
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2021年以来,阳春市委组织部大力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创新实施“一核二会三心四网格”工作法,建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一个核心”,开好联席会、议事会“两个会议”,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教育中心、居民议事中心“三个中心”,织密街道到社区、社区到组(楼盘、小区、楼)、组到户、户到人”四级党建网格,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持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2021年以来,共召开居民议事会300多次,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169个,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全媒体记者】杨世华 李明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