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活动在九江镇举行。现场投放各类鱼苗超120万尾,并正式启动建设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营造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态环境改善,建设鱼水相亲、和谐共处、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启动。
2020年至今累计投放鱼苗2347.5万尾
增殖放流就是用工人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是养护水生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南海区自1983年以来,每年均开展江河增殖放流活动,向西江放流一条条的经济鱼种和特色鱼种,使西江的水生生物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西江原有的物种有序恢复,江河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原生态。
为做好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工作,营造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态环境改善,今年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活动在九江酒厂1821广场举行,活动以“增殖江河资源 共促种业振兴”为主题。
为调动市民参与到江河增殖放流活动中,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6月9日,主办方已组织了200名市民(群众)分别在西江、北江桑园围沿线的下东西江栈道、镇南滩、北江公园、沙口公园乐善亭,开展了4个分会场的江河增殖放流。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累计共投放了青鱼苗、土鲮鱼苗、光倒刺鲃苗、倒刺鲃苗、珠江草鱼苗、鳙鱼苗、赤眼鳟等品种,投放数量超120万尾。据统计,2020年至今,九江镇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共投放鱼苗约2347.5万尾。
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活动现场投放各类鱼苗超120万尾。
为增强本次增殖放流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确保放流鱼苗鱼种属西江原有渔业资源、品质优良、来源清晰、成活率高,本次活动成立了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江河增殖放流活动鱼苗验收小组,由科研院所专家、渔民代表、公证所等人员组成,负责活动现场监督公证放流鱼类的品种、规格、数量、来源、质量等,落实公证验收。同时,组织了官方水产种苗检疫和检验,对放流鱼类开展全面检疫和检验把关,确保放流鱼类安全优质。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海表示,希望以这次增殖放流活动为契机,以实际行动推进落实“河长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好江河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爱护好母亲河,建设鱼水相亲、和谐共处、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上月底,南海区渔政大队在西江发现了重约30斤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鱯(俗称“西江魽”)。这是九江镇多年举行增殖放流活动,向西江放流一条条的经济鱼种和特色鱼种,使西江的水生生物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的体现。西江原有的物种正在有序恢复,江河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
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启动
作为著名的“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九江鱼花产业承载520多年历史,产业基础扎实、产业文化底蕴深厚,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淡水鱼苗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就在上个月,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南海九江鱼花生产习俗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九江深厚的渔耕文化底蕴。
九江镇养殖鱼塘约3.44万亩,养殖的水产品种达20多个。2021年,全镇水产养殖总产量约12.9万吨,产值超33亿元。其中,年均孵化淡水鱼品种30多个,水产业年均鱼苗孵化量达超1000亿尾,产值突破10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九江鱼花产业优势,促进水产种质提升,九江镇正积极联动水产企业、携手科研院所,依托九江镇“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和“中国加州鲈之乡”的产业基础,针对南海、九江等不同江段、区域特点以及珠江水系土著鱼类资源养护现状,系统构建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活动现场,南海区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正式启动。
种质资源库采取政研企模式共同建设,由九江镇人民政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佛山恒兴水产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拟建成九江规模最大、淡水渔业物种数量最多的生物群体资源保存库,收集和保存九江不同流域、不同养殖区域重要的淡水渔业生物群体资源,提高淡水渔业生物样本制作、样本保存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实现九江渔业生物群体资源样本与数据共享与利用,为九江淡水渔业生物群体保存、种质利用和淡水渔业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5年目标为保存九江淡水渔业生物种20-30种,保存鱼卵及仔稚鱼物种数20种。
九江镇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九江鱼花产业园,建设面积2.08万亩,建设期3年(2020-2022年),按照科研选育、特色品种、鱼苗繁育、生态养殖、物流加工等业态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在养殖池塘升级改造、水产种业科研提质、数字农业转型发展、产业品牌宣传建设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不断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将九江镇打造成为“中国淡水鱼种业名镇”和“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
九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淮东表示,将继续擦亮“九江养殖”这个金字招牌,深耕水产养殖这片沃土,全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万亩标准化鱼塘改造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建设。
【南方日报记者】孙景锋
【通讯员]刘颖君 周淑娴
【图片】九江宣办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