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韶关市“非遗购物节”活动
瑶族婚礼服饰、曲江马家枪同台展演,瑶族刺绣、曲江柴烧互动体验……6月11日,在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韶关市“非遗购物节”活动在君临·新天地广场举行,通过非遗展演和非遗集市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好吃又好玩的非遗盛宴。
瑶族婚礼服饰展演。唐音 摄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能够一次过看到这么多韶关本地的非遗项目,带孩子来看看这些快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多了解一些非遗有关的知识,知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很有教育意义。”现场一位市民说。20家非遗传承人及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代表精心布置美陈打卡点,充分融入韶关非遗特色,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接触、体验和学习非遗文化,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仁化长江米饼、丹霞仙草、乐昌擦糍粉、始兴宰相粉、竹筒糍、南雄铜勺饼等韶关各地传统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品尝,并将蕴含非遗技艺的美味手信“打包”带回家。独具特色的瑶族刺绣、图案精美的始兴畲绣、神态各异的张氏木雕、美观与实用兼备的涂式水车等非遗手工艺制品引人注目,让游客近距离体验到非遗的技艺之美。
曲江马家枪展演。唐音 摄
非遗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现场看到,新丰张田饼印、南雄朴曲旋木等非遗项目都注重与时下潮流结合,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曲江柴烧的体验区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体验,技艺老师现场指导大家“玩泥巴”。有游客被精美的瑶族刺绣吸引,忍不住询问:“这是怎么绣出来的?”传承人一边详细解释,一边现场展示。“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非遗文化,今天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了瑶族刺绣,感觉很有意思。”市民张先生说。
韶关非遗集市。唐音 摄
新丰张田饼印技艺展示。唐音 摄
据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韶关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目前,韶关市共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7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2项,市级59项,该市不断尝试、探索,把非遗项目带到学校、景区、社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保护”的观念更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事业中。
瑶秀技艺体验。唐音 摄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唐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