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期,优质初升高!这里有一份名师讲座干货待查收

南方+ 记者

6月11日下午,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珠海分社、珠海一中附属实验学校联合举办的“「对话名师」——中考备考冲刺暨解码青春期·优质初升高”公益讲座活动(“先稳住再奔跑”,珠海名师分享中考备考经验)顺利开展,活动邀请珠海一中、文园中学等名师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畅谈中考备考秘籍和高中“教育经”,给学生“打气”,给家长“充电”,助力珠海初中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初高衔接。

活动邀请珠海一中、文园中学等名师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畅谈中考备考秘籍。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中考在即,如何科学准备“赢”接中考?面对全新的高中生活,如何走好“新征程”?解码青春期,如何促进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南方+为大家梳理出一份满满“干货”。

科学准备“赢”接中考

“很多人疑惑,现在做出改变还来得及吗?答案是肯定的。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机是三年前,第二好的就是现在。”距离中考仅剩半月多,如何抓住最后时机科学备考?活动中,文园中学副校长赵川带来题为“科学准备“赢”接中考”的主题讲座。

“中考备考,第一步就是制订明确且具体目标,而且这目标是‘跳一跳’就能达成的。”赵川认为,定下目标后,平时要做的就是将大目标分解,再分解,一定要分解到什么时间做些什么的程度。

求雨要带伞。赵川认为,“很多学生害怕自己完不成计划,就将目标藏在心里怕被人知道。而事实上,把目标说出来,并寻求监督,更有助于顺利执行。”

现场认真听讲的家长。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很多家长有疑惑,自制力差的孩子如何执行目标?赵川认为,“自制力是可以训练的。自制力强的孩子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目标的欲望与冲动行为。做事有方向,分得清主次,拎得清学习和玩乐,并且善于激励自己勇敢的去执行决定达成目标。”

“提升自制力的关键是现在就动起来。”赵川说,暂时停止所有的远大计划,从一件超级小超级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并且接受自制力差的现在,接受会遇到的失败。

除了制定目标、提升自制力,还要善于管理压力。赵川认为初三学生面对内外部两种压力,内部:对成绩有自我要求、各种心理冲突和挫折;外部: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考试排名的比较等。

学习压力大如何应对?赵川认为要直面压力,用积极心理暗示代替消极心理暗示,多跟朋友老师或父母谈心,保持乐观心态。

寻求学业成长“最优解”

“中考只是阶段性的检测,在中考后同学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珠海一中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王门森认为,中考是个分界点,学生在考试结束后要走向“职高“和“高中”两条路,而不同的道路,都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成长“最优解”。

通过介绍同学案例和相关数据,王门森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国际升学。与高考生不同,参与国际升学的学生较少,竞争较少,在世界范围内学校选择也更多样化。同时,国际升学评估方式较为均衡,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也相对较少。

然而,选择国际升学意味着选择一条轻松的路吗?王门森说,与高考生不同,选择国际升学的学生更需要有提早清晰的规划,“学生不仅要从初三暑假开始准备语言学习,而且要在高三做好申请大学的准备。”

对于选择国际升学的学生来说,王门森谈到录取时最重要的四项指标:语言、学科成绩、文书和面试,“其中文书和面试是展现个人素质和特色的两个关键。”

“不要为中考感到焦虑,中考之后,学生们还有很大的空间。”王门森最后说到,寻求学业最优解,在中考后仍有无限可能性。

“过渡”和“适应”是高一关键词

“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是重要的过渡时期。”杨金燕认为,“过渡”和“适应”是高一的两个关键词,而过渡主要可分为学业、生活、心理三个层面。

在学业过渡方面,她认为,从初中到高中,课程内容深度掘进、广度拓宽、角度多维、难度增大,学习方法和学习密度与初中相比有较大变化。因此,学生的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能力要求将大大提高。

名师现场答疑解惑。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初中生多是走读生,生活的空间局限于家庭,生活自理能力一般较差,人际的交往相对比较单纯。”生活过渡方面,杨金燕认为,寄宿制高中使学生生活从走读到寄宿,生活空间从家庭到学校,开始走向独立生活。集体生活对学生生活习惯、生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高中生活对学生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高中生活对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要求也大大增加。

杨金燕总结道,高一阶段学生将会面临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和挫折适应问题,而家长同时也会面临成绩焦虑和亲子关系问题。“做好学业规划是根本,有效家校沟通是关键。”她说。

那么高一阶段的学生应该怎样做?杨金燕将此分为七个步骤:一是做好心理建设,尽早做好变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二是提前熟悉课程,利用暑假,提前自主预习、学习高中知识;三是借鉴学法指导,认真学习高一年级学法指导,并积极勇于实践;四是加强师生交流,紧跟老师教学;五是寻找最佳节奏,摸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学习形式;六是树立正确态度,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和学习困难,正确定位、制定可以逐步达成的目标;七是准确认识学科,认真对待高一上学期每一个科目的学习,综合考虑个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高考及高校录取特点等进行选科选择。

对于家长而言,杨金燕认为,家长首先要学会的是“放手”,同时了解孩子学习能力和尊重孩子学业需求,鼓励和信任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和学习发展路径。其次,要信任学校,做到“不越位、不缺失”,对学校管理或班级管理不过多干涉,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此外,家长还应加强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比如提前了解选科分班等问题。

“明确沟通主题是家校有效沟通的保证,选择正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家校沟通效率。”对于家校沟通,杨金燕认为,家长要把握沟通时机,还要特别注意控制家校沟通频率:迫切问题,随时交流;常规问题,每学期1到2次为宜。“如果需交流的问题比较常规,可以多些选择电话或短信方式。如果要沟通的问题比较复杂,面谈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表述及解决。”

成为促进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家长

“有其父,必有其子。“家庭是人生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站。

如何成为优质的陪伴者,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珠海市教育教研院心理学教研员朱海认为,家长不仅要维护家庭中良好的父母关系,还要参与终生学习的时代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学习路上和孩子携手并进。

不少初三学子也来现场学习经验。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新高考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提升成绩不能仅靠玩命式、机械式刷题了。”朱海说,与过去不同,新高考强调的思维品质包括:阅读及捕捉信息的能力、对知识和规律深入理解、自主推理预测的能力、归纳论证的思维以及对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新形势下,家长如何成为优质的陪伴者?

朱海认为,家长不仅要维护家庭中良好的父母关系,还要参与终生学习的时代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学习路上和孩子携手并进。“要坚定地遵循青少年发展规律看问题,让孩子花时间学习自我管理并拥有自信心,让他们学习情绪管理,时间管理,换位思考,语言表达,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朱海提醒:“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潜能,避免唯成绩论的态度,还要与孩子老师同心协力,一起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活动。”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记者】王韶江 刘梓欣 冉小平 陈雨桐(实习生)

【图】关铭荣

编辑 叶铮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