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广东省“考古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南方+ 记者

利用瓷器的样式和花色推断其存在年代;通过船上钱币判断当时具体的年号;通过腌制过的梅子、酒精制品和家禽遗骸等大量实物遗存,推断当时人们长期海上生活的补给状况,并借以研究古代食物防腐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

6月10日下午,在广州市第二中学正座6楼礼堂,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崔勇用生动幽默的案例、发掘文物实拍图片等,对“南海I号”古沉船考古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其中,沉船内的文物及船员当时的生活场景还原等故事,更是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在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由广东省文物局指导、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组织举办的2022年度广东省“考古进校园”系列活动于6月10日下午正式启动。

首场“考古进校园”在广州市第二中学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崔勇以“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破解南宋沉船‘南海I号之谜’”为主题,带领同学们探寻水下考古的奥秘。

“南海I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讲座现场,崔勇通过介绍“南海I号”的发现、打捞与发掘过程,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南海I号”丰硕的考古成果,向同学们揭秘了海上沉船中被岁月掩埋的真相,揭示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和“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密切联系,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

“南海I号”沉船于1987年被发现,经过20年的精心勘察研究,最终于2007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来,这在世界水下考古历史上是一个创举。

作为中国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南海I号”提取的文物数量繁多且种类丰富,主要有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植物遗存和动物遗存等。崔勇向同学们展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图片,并运用专业的考古知识进行了解读和相关知识的科普。

在现场提问环节,崔勇还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进行“南海I号”发掘工作时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期待。他分享,为了更完整地提取历史信息,广东考古界决定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将古船打捞上岸,“在20多米深、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海底,将载满易碎瓷器的古船完好打捞出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崔勇表示,自己的整个水下考古生涯中,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到现在发展得比较高的阶段,中国的水下考古目前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深海考古的各项技术也正赶上来。“‘南海I号’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全过程,是两代中国水下考古人的努力与成就。我们对水下考古的投入、水下考古工作方式和国家的大力支持,都促使这项事业不断地发展。”崔勇总结。

活动后,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和广州市第二中学的教师代表一同向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赠送了水下考古、岭南建筑、岭南考古等相关书籍,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向广州市第二中学图书馆赠送了《解读南海I号 打捞篇》《溯本求源 广东重要考古发现概览》《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等考古书籍。

广州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此次参与讲座的初一学生,刚好正在学习“丝绸之路”这段历史,此次讲座也是一次生动的教学补充,能让同学们对广东本土的海外贸易相关历史知识更有亲近感。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秘书长崔俊对此次“考古进校园”活动的初衷及意义进行了介绍,她表示,中国考古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等工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22年4月广东省公布的“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亦展现了近年来广东省在文明起源、文化发展研究等方面作出的考古贡献。在田野考古工作之外,进行文物考古科普、宣传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理念,是考古工作的另一项重要责任。

而在此背景下开展“考古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对文物考古及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的认识,更好地发挥考古研究成果以史育人的作用,邀请省内文物考古机构和专家学者合作,依托专业力量,让考古科学走进校园,让考古知识走近青少年。据悉,今年活动的开展还配合了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的主题。


【记者】关雨晴

【实习生】邱文欣

【图片】部分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张会玲
校对 潘俊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