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韶关市司法局按照广东省司法厅工作部署和韶关市委“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安排,聚焦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案件数量激增、类型复杂多样等新情况、新问题,找准配套制度汇编“小切口”,通过多层面推动、多角度把关、多维度发力,深化改革规范治理,做实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工作“大文章”,谱写复议为民“新篇章”。
规范全流程 构建标准化工作体系
韶关市司法局以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为抓手,印发《行政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办理操作规程(试行)》《行政复议应诉人员廉政守则》《韶关市司法局关于建立全市败诉行案件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年度报告制度的通知》,抓好省司法厅《行政复议抄告规定》《行政复议接待群众规范》贯彻落实。配套出台行政复议案件立案接待、答复举证、材料查阅、调查取证、听证讨论、立卷归档、决定抄告、监督履行等共11项制度规定,全面统一行政复议工作标准,构建形成“一条龙”式行政复议规范化工作机制,保障行政复议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着眼细微处,高质量办理复议案件
韶关市司法局坚持复议为民,有错必纠,从实发力,向深处扎根,促进定纷止争,案结事了。2021年以来,全市办理复议案件700余件。
申请人温某于2021年9月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实施追逐竞驶行为,被法院判处罚金3500元,后又被交警支队罚款3000元和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行政处罚,申请人不服判决申请行政复议。办案人员认真查阅了案卷后,征求双方意见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围绕案件争议焦点,以充分听取反馈和维护合法权益为原则,以书面审理和必要的调查取证相结合,从情、理、法多方面出发进行劝导,引导双方立足于案件的案情、行为的角度进行思考,最终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书,至此,这起行政争议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立足提质效 促进科学便民解纠纷
韶关市司法局聚焦群众关切,推出复议为民便民提质增效若干举措,创新复议案件“跨域受理、全城通办”,以一窗通收、全市联办,实现群众少跑腿。2021年以来,全市共接收转送复议申请47件次。
近日,始兴县司法局收到城南镇河口村村民的感谢信,表扬其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多次协商调解,解决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帮助群众获得晒谷场补偿款达40余万元。这是一宗要求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责未果的行政复议案件。2022年以来,该局办结的7宗行政复议案件中有4宗是通过调解撤案而结案,调解率占57%,让更多的行政争议在行政程序内部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加强了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注入新动能 锻造专业化复议队伍
韶关市司法局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在基层单位深入开展复议为民“解民忧”活动,为基层专业复议队伍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已在10个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设立了专门的行政复议立案窗口,实现全市109个镇(街)的司法所“行政复议咨询点”全覆盖,将行政纠纷化解在萌芽之初,切实做到案结事了。
“行政复议咨询点”的建立,充分发挥司法所扎根基层、密切接触群众的优势,有助于开展好行政复议案件案前调解和咨询工作,对较为复杂的案件,主动进行勘查走访,及时邀请当地基层干部参与调解和疏导,有效地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这是韶关市司法行政机关践行“司法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如今,越来越多纠纷通过上述“行政复议”方式得以化解。自实行行政复议规范化工作机制以来,韶关市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率稳步提升,从改革前的11%提升至23%,有效地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刘璐 张晓华 侯永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