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品牌引领效应 以十佳示范推动文明法治建设

汕头普法
+订阅

近年来,汕头市各地各单位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我市文明创建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文明法治文化活动。近期,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普法办开展的2021年汕头市十佳文明法治文化活动评选中,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效果显著的品牌项目脱颖而出。同时,社会各界对活动给予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十佳活动评选示范效应明显,全市文明法治活动覆盖率不断提升,有力的推动了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法治程度的提升。

一、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围绕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大胆尝试。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汕头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周期的开局之年,也是“八五”普法启动之年。主办单位在关键节点围绕党代会打造治理高效的法治城市,打造开放包容的文明窗口目标,落实推进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工程,首次举办全市十佳文明法治文化活动评选活动,是推动、服务中心工作走深走实,引导、发动全市各地各单位凝心聚力做好文明法治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开好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打造广阔平台,充分展示全市文明法治文化工作成果。

本次评选面向全市各地各单位征集本市范围内开展的以文明、法治为主要宣传内容的活动,得到热烈的回应,共收到全市118个单位推荐活动项目64个。为扩大活动覆盖面,市普法办搭建了丰富的展示平台,在“汕头普法”网络矩阵持续热推、在线上线下主题普法活动中联动。

如创新“潮剧+”形式,将文明法治文化融入惠民文艺演出,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南方+、广东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服务线下观众累计近4万人次,线上观众累计超300万人次的“戏亭印象”文明法治文化活动;

2016年开展至今,检察长亲自带领百名检察干警累计实地讲授法治课525场次的“法治进校园”品牌活动;

借助广播节目媒介,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侨批为切入点,通过10封侨批,讲述10个华侨与法律的故事,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的《时光家书.侨批里的法治生活》专题普法节目等一批精品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走到广大市民群众眼前。

三、共评共议,形成全民参与文明法治建设的良好局面。

本次评选引入第三方机制,组建由主办单位代表、律师、基层干群、新闻媒体的代表组成的评议团并对入围复评环节的项目进行打分。此外,为引导公众积极加入评选活动,主办单位在“汕头普法”微信公众号上配合项目展示开辟活动网络投票环节,收到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投票环节共吸引网民群众访问470365人次,共收到投票366617票,社会反响热烈。

通过多主体、多维度、多形式的评议,让群众的普法需求更加直观体现,使各单位的普法职责任务更加明晰,评选的结果也更客观公正。

四、以评选带动积极性,动员激励文明法治活动遍地开花。

2022年,获评“十佳文明法治文化活动”项目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挖掘普法新亮点,新举措。

市妇联计划实施“平安护万家”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一系列法治宣传、普法讲座、人员培训等活动,不断增强妇女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升妇女依法维权能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市公安局澄海分局计划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八进”活动和“美丽乡村行”、“流动车管所下基层”活动,深化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线上线下“以案释法”,上线《文明会客厅》、《创文前线》节目,形成全方位宣传覆盖,传播文明交通理念。

同时,全市各地各单位主动开展文明法治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被激发,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活动512场次,受众超过35万人次,在此过程中,全民参与普法的意识更牢固地在全社会树立。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