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大泽人大:发挥代表作用,畅通求学之路

南方+ 记者

下午4时35分,放学铃声响起。周美凤与同学愉快地走出校门,有序地排好队伍,搭乘着“大鼻子”校车,往家的方向出发。

“我家所在村落离学校较远,过往上下学只能靠家人驾驶电瓶车接送,遇到恶劣天气,衣服鞋子被淋湿更是无可避免。”周美凤是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沙冲小学的一名六年级学生,她表示,自己是校车服务的受益者,“我现在可以独立上下学,校车一站式接送到家门口,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

学生们可享受舒适、安全的校车服务。  南方+ 黄绍侦 拍摄

多方“面对面”解决接送难题

据了解,大泽镇共有小学生4535人,分布于镇内14条村和1个社区,主要就读于镇内3所小学。部分学生居住地距离学校较远,例如大泽镇同和村位处圭峰山脚下,距离最近的小学有5公里路程,接送孩子成了家长们的大难题。此外,镇内3所小学均分布在车流量较大的新开公路附近,学生上下学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我们都居住在农村,只有摩托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始终不太安全,大家希望人大代表帮忙提建议,帮助孩子们争取到校车接送。”大泽镇人大代表、同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文杰走访群众时,几名家长迫切地向他反映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1年3月,大泽镇党委书记宁路庚约请该镇人大代表、村委会代表、校方代表、家长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学生上下学接送难问题,进行多方“面对面”议事协商。会议研究了如何妥善开通全镇接送学生上下学公交专线,并从落实、安全、服务三方面确保启用校车服务更加符合群众愿望和利益。

在周琼花、吴文杰等大泽镇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该镇人大成立了工作组,并多次到村里与村民沟通交流,倾听村民心声,及时掌握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学生的出行安全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是政府以及全社会非常关心的工作。”大泽镇人大主席钟宇立表示,该镇人大把村民提出的诉求以及调研情况向镇委、镇政府如实反映,并得到了高度重视,由镇人大主席团协调督导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采取行动,合力解决学生家校往返出行难题。

“大鼻子”校车守护上学路

结合大泽镇人大前期察民情、访民意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大泽镇政府与江门市江汽运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协商,以安全为第一要务,配备素质高、经验足、技术好的驾驶员,并投入优质、新型的专用校车,为大泽学子们提供最贴心、最舒适的校车服务。

2021年7月25日,大泽镇与江门市江汽运校车服务有限公司蓬江分公司举行校车服务签约仪式,校车服务采用“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学校监管、自愿参与”的方式,以“家长自费+政府补贴”的形式投入。8月27日,大泽镇专业校车接送服务正式启动。9月1日起,5辆专用校车连接起500多名学生与3所学校之间的路程,为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带来便捷。

每辆校车均配有优秀校车驾驶员、专职照管员等。  南方+ 黄绍侦 拍摄

“以前孩子往返家校要花大半小时,且搭乘摩托车或者电瓶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现在,有了专业校车,孩子放学回家只需15分钟,我们家长都感到很安心放心。”看着敞亮舒适的校车缓缓停靠在村口前,大泽镇田金村村民喜上眉梢,“感谢人大代表以及各级部门,畅通求学之路,为我们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大泽镇“大鼻子”校车已安全运行9个月。  南方+ 黄绍侦 拍摄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截至目前,大泽镇“大鼻子”校车已经安全运行了9个月,既为孩子求学路系上“安全带”,又助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接下来,大泽镇人大将持续发挥“双联系”机制、“一个中心+各片区联络站+部门联合”模式,以民意民声为导向、以民愿民盼为引领,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承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撰文/摄影】黄绍侦 李霭莹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南方日报、南方+新会读者群,看更多新会新闻>>>

   南方+ 黄绍侦 拍摄

编辑 吴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