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腊肠约创制于南北朝,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灌肠法”,其制法流传至今。而在中国腊味肉制品中,以广式腊味、湖南腊味、四川腊味最有影响,其中广式腊味又是腊味市场上的“绝对主角”,占全国腊味市场的50%-60%,在广东,广式腊味的市场比例更高达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正规腊味生产企业上千家,年产值100余亿人民币,在广东省食品工业产值内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在东莞有种肠,与广式腊肠有着很大的外观差别,那就是矮仔肠。矮仔肠起源于清末年间,由东莞高埗人吕佳又称“矮仔佳”的肉档手艺人所创,他原以卖猪肉为生,腊月兼卖腊肠。他个子矮小,上街叫卖时,担挑上的腊肠容易拖到地上,沾上泥沙。妻子李氏提议,一改东莞传统腊肠“长而细”的特点,首次把腊肠制得“短而粗”(后称矮仔肠),不仅解决了吕佳个子矮小,担挑腊肠叫卖不方便的难题,还大大改善了腊肠的口感。
1908年,吕佳开办腊味铺,1930年将腊味铺命名为“祥记腊味铺”,矮仔肠制作技艺在其后近百年里对东莞腊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9年,第四代传承人吕衬婵成立“东莞市真宜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创办“矮仔祥”品牌。2014年矮仔祥腊味被评为“东莞市特色文化产品”;2015年“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同系列腊味产品“东莞猪头皮制作技艺”被列入“东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7月,“矮仔祥”品牌,被广东省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公布为第五批“广东老字号”;同年11月,被评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获得东莞市妇联授予的“东莞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目前,“矮仔祥”品牌是东莞唯一同时获得“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老字号”的腊味品牌。
吕衬婵与矮仔肠
吕衬婵创办矮仔祥(广东)食品有限公司,其厂房建筑面积于2019年早已超过1万平米,100多员工中,妇女占比60%,带动妇女就业增收,成为东莞市高埗镇妇女创业的典范企业。
2020年,东莞与九龙强化产业帮扶协作,搭建优质产销对接平台。为了帮扶九龙县加大牦牛肉深加工制作,矮仔祥(广东)食品有限公司与九龙牦牛销售联盟进行合作,推出了系列“东莞腊肠×九龙牦牛”,首批87头九龙牦牛陆续走进东莞,走上东莞市民的餐桌,而东西部对口支援非遗产品——“矮仔祥”九龙牦牛肉腊肠,也为九龙牦牛赋予更多文化内涵。
矮仔祥(广东)食品有限公司产品
东莞市真宜食品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就通过了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认证,获得腊味类“出口备案企业”,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推动东莞腊肠由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向国际市场“进军”。公司还在产品研发上大胆探索,其研发生产的“发财蚝豉腊肠”、“牦牛肉腊肠”、“陈皮腊肠”等,吕衬婵从规范化、标准化“矮仔祥”产品建设着手,不断健全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和服务、销售流程,讲好腊味产品背后的城市故事,回应时代重建文化自信的精神诉求。
“矮仔祥”品牌诞生于广东东莞高埗,第四代传承人吕衬婵女士创造性的提出“情感链接,创新体验”的概念,打造“矮仔祥腊味体验馆”,把传统的腊味产品和城市的情感记忆链接起来,恢复腊味产品的文化情怀和仪式感,讲好腊味产品背后的城市故事,回应时代重建文化自信的精神诉求。同时,也不断推广着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东莞粤菜师傅本土品牌--“矮仔祥”的故事,愿东莞本土粤菜师傅品牌能够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让世界爱上东莞腊味。下一期,我们将会继续给大家分享其它粤菜师傅品牌故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