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约1/4新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1/3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及3/4晚期肿瘤患者合并疼痛。癌痛与非肿瘤相关性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有所不同。疼痛是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如果疼痛得不到缓解,将令患者感到不适,并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活动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癌痛虽然可怕,但理论上通过规范化治疗,90%的癌痛是能够得到控制。然而,在我国仅三成患者的疼痛能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家对癌痛及其治疗的认识不足。
那么,如何科学认识癌痛呢?如何使肿瘤患者尽可能无痛、提高生活质量呢?
一、癌痛的分类
根据癌痛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1)直接由癌症引起的疼痛,如肿瘤浸润、神经受压及脏器受累等。
(2)与癌症相关的疼痛,如作为癌症非特异性表现的骨关节疼痛等。
(3)与癌症肿瘤有关的疼痛,如术后和化疗后所致的各种疼痛综合征及放疗后溃疡或纤维化引起疼痛等。
(4)与癌症无关的疼痛,如患者原来就有的痛风和关节炎等。
二、肿瘤患者对癌痛的认识误区
(1)误区1:疼痛能忍则忍,无法忍受时才需要止痛药
事实上,长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疗的癌症患者,无法正常饮食、睡觉,对日常生活影响大,并且容易演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最终发展为难治性疼痛。
(2)误区2:止痛药会上瘾
缓释或控释类止痛药可以使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进人体血液中,从而降低成瘾的风险。严格遵照医生的指导,逐渐停药,成瘾率是极低的。
(3)误区3:不用按时吃药,痛了才吃,不痛不吃
很多患者由于对止痛药存在的各种误区,不敢按医生嘱咐的用药时间和剂量口服止痛药物,从而造成疼痛控制不佳。实际上,止痛药需要按时、按剂量使用,才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止痛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4)误区4:出现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停药
其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呕吐、头晕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用药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大多自行消失。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同时辅以缓泻剂及其他预防性治疗,多可减轻或避免发生相关不良反应。
三、癌痛镇痛原则:
(1)按阶梯给药。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相应阶梯的止痛药物。
(2)按时给药。
止痛药应有规律地按规定间隔时间给予,而不是“按需”给药,从而保持疼痛持续缓解。
(3)无创给药。
口服给药是首选途径,透皮贴剂给药也是常用的无创性给药方法。
(4)个体化给药
不同患者的痛阈和对麻醉性阵痛药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阿片类药
物并没有标准剂量,既能充分镇痛又无不可耐受不良反应的剂量。
(5)注意具体细节
使用止痛药物要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的反应,调整用药或处
理药物不良反应。
只有患者充分了解癌痛相关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规范化使用止痛药物,最大程度达到“无痛化”、提高生活质量。
头颈乳腺放疗科长期收治鼻咽癌、头颈部恶性肿瘤、脑瘤及各种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及乳腺癌放射治疗。开展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晚期肿瘤的姑息化疗、癌痛规范化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遗症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
胡学锋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周一上午(2号楼2楼普通门诊)
周三下午(门诊4楼特需门诊)
刘桂超 副主任医师 科主任助理
周五上午(2号楼2楼普通门诊)
供稿:头颈乳腺放疗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
供稿:头颈乳腺放疗科
编辑:孙凯
审阅:胡学锋
图片来源: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