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了!这些小学生写高考作文,妥妥的高能高分!

小学生诗歌季
+订阅

2022年广东的高考作文题出炉!

这篇高考作文的主题是凡事应循序渐进,不可贪多与冒进,浮华落尽见真淳,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脚踏实地,切勿幻想着一步登天,或被华丽的外表所吸引与迷惑。

南方+成长频道邀请中山市象大教育约读书房的多名学员,以小学生的身份来写这篇高考作文。而这些小朋友的表现令人惊叹,行文流畅,扣题精准,文学与思想水平之高,让人怀疑真的他们真的是小学生吗?这些作文即便放到高考中也应该会拿到高分吧!

奇文共欣赏,一起来看下本期的三篇小学生作文吧!

作文的棋子

华附中山附中六年级  杨开涵

仿佛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布满青筋的手拿起一颗棋子,啪的一声下到棋盘,变成了大人们口中的“妙手”。这颗棋仿佛是照耀我童年的一颗“明星”。

我的作文的生涯该从哪儿说起?到现在,我还是恍惚的。那不妨从小学二年级说起。那是一个早晨。我轻提铅笔,小鸟拾起一缕阳光,放在课桌上,稚嫩的小手被大脑牵动着,开始创造心中的小作文。二年级的我眼珠开始转动,歪着头,咬着笔杆,幻想着成为那些在天下享有盛名的大学子。“比喻,拟人,排比”,作文格上,那些身穿一袭红衣,戴一顶华丽的皇冠的贵族女士不正是那一个个比喻句,一个个华丽的辞藻吗?随着无数“好看”的句子堆砌着,只是弹指之间,我的脚再也无法承受我那骄傲的心,我是第一个交卷,第一个被异样的目光所注视的人!语文老师的眼光与嘴角是那么灿烂,那么满足:“对!就像这位同学一样!顶顶呱呱倍儿棒!简直妙手成章!”

这一句话,似乎撑起了一个自大的女孩。

还记得吗?在小学五年级时,我颇爱朱自清的散文集,那些华丽的修辞句子已经让我信手拈来,即可成章。开始对那些像一位老者娓娓道来的朴实无华的句子感兴趣了。当时的我觉得那些文章很简单,删去那些修辞,把语言放缓,不就成了?我坐到书桌前,一张纸,一支笔,开始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成长印记......

几个小时偷溜去,一篇篇“新鲜出炉”的作文大功告成啦。我拿着那一篇篇自认为恰到好处的文章,快步走到爷爷的卧室。

我胸有成竹地来到他身旁,让他品一番我写的文章。“爷爷一定会夸我,一定会的。”你平时就这样写?”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爷爷说道:“作文就如下棋一般,分为妙手,本手,俗手。何为妙手,是那些在人意料之外的精辟下法,而你这些又算什么。本手,就像建筑的地基,是老老实实正正规规的下法,如没有本手,谈何妙手,没有本手作基础的妙手就如同空中楼阁了。而俗手却是那些看似合理,但跳出棋局,观大局,却十分不利的下法。”我顿时惊呆了,自信满满变成了沮丧,恍惚。

爷爷的一番说辞在耳边环绕,如一场大雨,下得猛烈,让人清醒。我回头,看一张张虚伪的表扬信,听见了二年级老师飘浮在空中的表扬。写作文如同下棋布局,而我只一位初学者罢了。那一篇篇用华丽词语堆砌而成的文章,是妙手吗?那一篇篇只会套用、盲目效仿的文章是妙手吗?在这个夜晚,我拿出那些毫无用处的文章,心中感慨万千。

人生就如一场棋局,年少轻狂时,自以为便是妙手,不知何时才会苏醒。我们是否应该真正沉淀下来,去认真对待,哪怕是作文上的一个标点符号,画纸上的轻轻一笔,棋局上的一颗棋子。

学习之路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五(2)班 谢雨桐

微风习习,晴空万里。

山在上有一户家人,生了一对兄弟。两个兄弟为想要看看谁的建筑更好,约定在下一年的春天回到山庄比赛。弟弟从小就笨手笨脚,干什么事都干不好。他决定从基本知识开始学,他辛勤苦练,获得了好成就。而哥哥心灵手巧,但却只想做让人感觉精美的外建筑,每天都叫老师教他如何把建筑造得精美。

时间过得很快,兄弟俩在万物苏醒,鸟鸣花开的山庄中相遇了。他们请来许多村民来评选。在风从远方吹来时,兄弟俩开始了比赛。哥哥用支柱潦草地摆了一下当作房子的结构,就开始装饰着房子,时不时还能听见他哼着小调儿的声音。鸟鸣,风拂,时间己过半。弟弟摆着支柱,笨重的支柱在他手里游刃有余,灵活自如,不一会儿,一个结实的房子结构在众人面前出现。天空渐渐变得阴暗,比赛时间也到了收尾的时候了。

随一声哨响,兄弟俩便停手了。

众人面前放着两个房子;一个外表十分简单,与普通房子一样;一个外表十分精致、美丽,好比富人家的样子,却又不失乡村味,众人都纷纷把票投给了第二个房子的主人--哥哥。正当哥哥洋洋得意的时候,一股大得出奇的风吹了过来,池边的芦苇弯下了腰,田里的水稻也随着狂风摇曳起来。“咔”的一声,哥哥的房子被风吹五马分尸,还有的都不见影了。而弟弟的支柱好像粘在了一起,怎么也吹不散。众人为之一震,开始穷窃思语,热论着票该提投给谁好。最后,还是把奖给了弟弟,哥哥好奇地问:“你的建筑为什么不会散啊?”弟弟微微一笑,说:一个房子重要的是牢不牢固。我把基本知识学懂,学明白了,就可以把建筑结构做结实,做牢固了再学别的也不晚。”

是啊!学习也一样,把基本知识学明白了,才可以更好地接受到更难的知识。就像学语文一样,你不识字,怎么能读懂文章呢!

春风四起,万里明空。兄弟俩的故事一直在山庄中流传着。

尺蠖渡江

肇庆市怀集县中心小学五14班  文海华

初夏,书法小院内。

“我怎么会教出你这么一个弟子,才会这点儿鸡毛蒜皮,就想出人投地!做梦!”先生暴怒的吼声乘着阵阵热风,在院内不安地窜动,最后,在我的耳朵中回荡。

“从现在开始,从横开始练,傍晚时分来三江园来找先生!”说罢,用手上的古扇重拍木桌,在烈日下扬长而去,只留下众多弟子与还在发愣的我。看着先生远去的方向,我拍了拍震得刺痛的耳膜,无奈地皱了皱眉——不就参加了一个比赛吗,练练手,试一下罢了,何必大动肝火?学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才学到“目”字,又让我重新开始学。

我不满地撇了撇嘴。

容不得多想,便走进斟酌房,将搁在砚台上已经被风拂去水分的狼毫放入桌上的铜鼎泡软,为砚台添上新墨,铺上宣纸,焚香净手,极不情愿地开始了斟酌。屋外,一抹红被调皮的风抹在天边,金色的云无奈地让出了位。我将不满发泄在纸上,什么破规矩?新学书法的弟子竟不能参与书法有关的赛事?一页纸下来,写的全是无奈。

算了,不计较了,先生也是为了我好。

平息了心中无奈,我用手上的狼毫点了点砚台的墨。看着左边狂风下不断翻页的例本。又一次开始了斟酌。

屋外,风婆娑着那院中的文竹。

当笔尖触碰宣纸时,我用力地一按,一天中的第一个笔锋破风而出。我随即将手中狼毫轻轻地往上稍提,快而慢地在“米”字格中稍向上一滑,又一重按,再提笔,看着纸上未干的一横,我才惊讶地发现,我的楷书竟已有几分像柳公权。

也许,是这几个月的奋斗!

看着这一横,我嘴角轻轻地稍提。忽然,云的影将这近乎完美的一横吞没,脑中闪过先生的话,将手中狼毫匆忙洗净,用无字竹简包好,不顾众人异样的眼光,踏着夕阳推开古色生香的雕花门破风而去。西岸,先生在树下赏红江。

“先生……弟子来见过了!”我唯唯诺诺。

“好,吾问弟子,尺蠖何以渡江?”先生仍静看江中鱼跃。

“厚积薄发,茧化成蝶。”未等我回答,先生自语:“看树上!”我看着树上已抽出一只翅的茧,微微一笑。

晚霞中,夜风里,耳畔传来先生爽朗的笑声。

我恍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