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端午节里的江门非遗·礼乐龙舟非遗创意课

江门文旅
+订阅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望龙标目如瞬。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遗保护中心与江门职业艺术设计学院合作举办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端午节里的江门非遗•礼乐龙舟非遗创意课”如期开展了,这也是我们推出的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第一场,话不多说,一起来看我们精彩的瞬间吧!

端午节里的江门非遗

龙舟文化

龙舟习俗承载了端午传统民俗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千年发展的结晶,而江门的龙舟活动也非常的具有地域特色,这次我们展示的端午节江门非遗项目有:礼乐龙舟、司前龙舟习俗、广海打龙船、古劳三夹腾龙、址山龙湾龙舟等。活动伊始,授课老师讲解了这些江门非遗的龙舟习俗活动内容以及渊源,特别是讲解了本次活动中的礼乐龙舟。

老师讲解端午的由来

江门各地非遗龙舟文化

礼乐龙舟

知龙舟

老师为参加活动小朋友讲解礼乐龙舟的特点,解说龙舟人员数量、作用以及龙舟相关工具的称谓。同时,播放了礼乐龙舟比赛的视频和配音(赛龙夺锦),带动了现场教学的气氛。

讲解礼乐龙舟的相关知识

龙舟鳞片绘制

小画家来了

龙舟鳞片绘制是非遗创意课活动的一大亮点,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释放个人童趣的世界。绘画指导老师首先为青少年讲解了龙的整体构造,龙的每一部分变化特点,如龙身蛇形但又有鱼身的鳞片。在鳞片的形状上授课老师介绍了三种:鱼翅鳞形、波浪鳞形、菱格鳞形,指导老师为小朋友搭配了不同颜料,满足了小朋友绘画的需求和想象。绘画是一种健康心灵的养成,也是自我创意的输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参与手工艺制作才会让青少年体验到非遗文化“无形”胜“有形”。

老师指导鳞片绘制

小朋友专心绘制鳞片

龙舟竞渡

赛出童趣

活动的最后,也是最让青少年朋友跃跃欲试的赛龙舟。赛龙舟活动设置了角色扮演,借助穿戴式工具进行扒龙舟角色扮演,以集体方式扮演不同角色,分别扮演打鼓佬、带水佬、扒丁体验龙舟游戏的乐趣,也让参与赛龙舟的小扒仔们体验竞渡的团结协作精神。虽然不能来一场挠拍浪花飞的速度比拼,但我们的小扒仔依然严阵以待,专注比赛,赛了出实力,也赛了出乐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