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广州中山纪念堂正式发布首条“诗情绿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市民游客沿着该游径,既能将园内的历史建筑、国潮文化尽收眼底,又能畅游古树木林,沉浸在果香花香的生态自然环境里。
近年来,广州多举措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这次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条“诗情绿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发布,是广州公园保护建设自然生态的重要成果,为营造自然保护地体系再迈出重要一步。
生态历史文化游径八大亮点内容丰富
据了解,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条“诗情绿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全长约1公里,途经园内木棉王、树抱树、荷花玉兰、树上树、游龙休憩、白兰卫士、主体建筑等重要景点,老少皆宜,一公布就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体验。
“诗情绿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内容丰富,包括“英雄树下听故事”“大树医生做体检”“果香满园话丰年”“侦查神器防白蚁”“护佑国宝靠天眼”“读懂历史品建筑”“国潮文化来体验”“虚拟树木逍遥游”等八大亮点。
其中,市民游客可以在中山纪念堂内著名的“木棉王”下听故事,能游览“树上树”“游龙休憩”“百年白兰”等景点,感受古树林的生态魅力。
在游径中,市民游客还可以了解大树体检全过程,大树如何做B超、查CT,树木“体检”的有趣知识逐一揭秘。市民游客还能亲身观摩白蚁监测系统和文物建筑实时监控系统,体验科技植保和文保的硬核实力和神奇魔力。
据悉,有了白蚁侦查“神器”守护古树名木,能全天候精准监控白蚁“一举一动”,快速及时发现白蚁,时刻保护大树不被蚁蛀。而文保“天眼”,则让中山纪念堂各处国宝建筑的实时状况都尽在掌握,细微呵护。
近年来,随着广州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一些科技含量高、体验感强的科普教育工具也得到全新开发和运用。
在这次游径中,市民游客就能提前体验中山纪念堂最新研发的绿化资源智慧管理系统,实现线上“虚拟树木逍遥游,植保知识轻松学”。
乐享生态的同时,还能趣学历史,细品中山纪念堂设计师吕彦直蕴藏在建筑一砖一瓦中那些细腻巧思。另外,市民游客还能观赏到“颜值”和“内涵”兼具的全新文创产品,领略文创作品匠人智慧。
可爱“堂小青”等你来报名
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从小做起。自2022年3月以来,广州市近30所学校的林长小队前来中山纪念堂开展“能量守护者”主题争章系列活动,为广州进一步落实林长制抹上了灵动的色彩。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当日“广州市青少年寻访中山纪念堂生物多样性大课堂活动”上,林长小队已经提前深度体验了生态历史文化游径,学生们反馈游径观赏景点多、知识内容丰富,游览体验感相当不错。
“行走游径期间,我看到了350多岁的中国最美木棉王,古树林里荷花玉兰和白兰花的香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科技感十足的绿化资源智慧管理系统,学习植物科普知识。”来自小北路小学的小陈同学说。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助力林长小队活动,中山纪念堂近期开展“堂小青”爱绿护绿志愿者招募活动。第一批“堂小青”也在5日世界环境日正式上岗。他们是来自小北路小学的小小志愿者,年龄介乎10—11岁,在经过园林工程师培训后,小小志愿者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诗情绿意”游径的古树讲解环节。
小小志愿者们边听边记录,相当认真。“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熏风破晓碧莲苔,花意犹低白玉颜。”“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其间,小小志愿者们还朗诵了古诗词里的木棉、白兰和榕树,用诗词歌颂大自然和绿色环境。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孩子们在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的种子。小小志愿者们还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以手绘画的形式,描绘心中的美丽绿色画卷,留下多彩的幸福记忆。
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主任汪波表示,“堂小青”志愿者招募活动正在进行中,大家可以通过“i志愿”平台加入志愿者行列,为绿色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钟晓宇
【实习生】吴予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