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焦】蠓虫出没,河边散步或露营要当心!市中心人民医院专家建议这样处理→

惠州中心人民医院
+订阅

初夏的惠州,曲院风荷的美景正当时,大家在户外观赏美丽风景时有没有被突然出现的“小黑点”袭击过?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忽然多了一颗小黑点,下一秒那里就传来一阵奇痒,小黑点曾经的停落处已经起了一个大包。不用怀疑,刚才那颗小黑点大概率就是-蠓虫。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蠓虫的危害。

蠓虫是一种体积很小的吸血昆虫,比芝麻还要小,看上去就像一个黑点,不容易被发现。很多时候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被咬了,直到有感觉的时候,皮肤已经痒到不行了。而且这种虫一般在公园、河边都特别多。虽然不少人被它咬到满脚都是包,不过就连它的真面目都很难看清。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

王国标 主任医师

上周就有一个年轻人,下肢就一串蚊子咬的红点,问他怎么回事,他就说瘙痒 ,就用手抓,以为是蚊子咬,到我们这里,我们就考虑是过敏,我们就用点抗过敏治疗。

王医生告诉记者,在广东五六月份时最多这种虫子,但由于被蠓叮咬后,症状和蚊子叮咬很相似,这也导致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被蚊子咬的,但实际上,蠓叮咬后,症状更严重!蠓叮咬后出现的斑块较大,且是大量出现。其主要危害是叮咬后常引起过敏反应,某些种类的蠓虫还可能传播乙型脑炎和人畜丝虫病。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

王国标 主任医师

蠓虫和蚊子差不多,很小,但是飞起来没声音,所以公众不在意,这个一般都是在潮湿的地方,避光,杂草多的地方适合生长。蠓虫有一个问题,就是会传播虫霉病毒,乙型脑炎这些。对于一些驴友,就是喜欢出去露营的,到外面安帐篷过夜的,要注意了。

医生建议,市民去户外游玩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除了长袖衣服外,还可以在衣物颜色上选择浅色的、亮一点的色系,避免蚊虫喜欢的暗色系。

同时,蠓虫一般繁殖于潮湿的土壤之中,市民尽量远离蠓活动频繁区域,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在身体裸露的部位涂抹一些驱蚊水。但如果不幸还是被蠓咬了,出现的红疙瘩千万不要用手去抓!如果发现情况不对最好尽早就医!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

王国标 主任医师

一旦被咬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个的咬,它会突然间出现瘙痒风团,准备一些驱蚊的,比如百草油、驱风油就没问题,有些人咬得多,就会有起大风团,速发型的,经过处理就会消退,还有一种迟发型,同时几个蠓虫咬的,反映比较厉害,出现血管性水肿,严重成群叮咬,就是说到那个小伙子,两个脚都是,要及时到医院处理好,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还可能引发局部血管性水肿。公众要有意识,如果一旦出现有症状,咬得很厉害,就要及时处理,自己可以先处理,情况比较重的话就要到医院来。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第一直播室HZTV

主编:周婷婷

编辑:钟一夫

校对:孙筱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