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贴、提能力、有编制!江门“三支一扶”留人有高招

五邑人社
+订阅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三支一扶”计划高质量实施,各级人社部门注重选人质量,立足基层,畅通人才返乡渠道,确保人才“引得进”;注重培训培养,聚集需求,搭建干事创新平台,确保人才“用得好”;注重期满就业,优化环境,建立健全留才机制,确保人才“留得住”,“三支一扶”计划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断扩大,招募派遣方式不断创新,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服务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不断突显,已成为人社部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品牌项目。截至目前,广东省已累计选派2.5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医、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

在推进“三支一扶”工作中,河源、江门、云浮、中山等地,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优化组织机制、待遇保障、服务管理和培训锻炼等,全力推动“三支一扶”计划落地落实。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门,看看在推进“三支一扶”工作中,江门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江门市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着力打造起一支“招得来、站得稳、做得好、留得住”的“三支一扶”人才队伍,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培养青年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及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01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生活待遇

江门高度重视“三支一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级负责,部门配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分析新形势下的“三支一扶”工作,认真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开展工作。2020年以来,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推动基层人才振兴的工作方案》《江门市“三支一扶”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健全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提高“三支一扶”人员生活待遇。

2021年起,江门市“三支一扶”人员生活补贴在省标准的基础上,支医岗位每月增加1000元,其余岗位每月增加300元,每年为全体在岗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节日慰问金和购买每年50万元额度意外伤害保险。“三支一扶”招募报名人数从2019年的800余人增加到2022年的3180人。

02加强宣传动员,严格岗位把关

每年按照省厅下达的岗位指标,迅速组织江门市各市(区)基层单位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特别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需求,认真做好工作岗位报送和审核工作。

2020年疫情期间,主动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源优势等手段,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宣传“三支一扶”招募报考信息,让广大用人单位和考生了解“三支一扶”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及招募对象、招募条件、报名方式,引导其踊跃报名。

03落实岗位安排,依规及时安置

为确保“三支一扶”人员能扎根基层安心开展服务工作,江门各级人社局部门主动协调和对接各接收单位,创造有利条件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安置和接收工作,明确岗位安排,落实饮食起居,及时解决“三支一扶”人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开展跟踪管理,建立“三支一扶”大学生微信工作群,搭建“三支一扶”人员交流平台,定期收集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三支一扶”人员到岗情况、政策落实和存在困难情况,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做好服务。针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个人发展规划经验不足,通过线上沟通及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三支一扶”人员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04搭建平台优服务,示范引导立典型

重视“三支一扶”典型宣传和正面引导,积极挖掘江门市“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工作典型,通过网站、微信、电视广播等渠道主动宣传,引导毕业生积极踊跃参与“三支一扶”志愿者计划。构建多媒体宣传矩阵,加大“三支一扶”先进事迹报道力度,扩大“三支一扶”工作社会影响力,打造“三支一扶”人员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正面典型。

05大力培育“帮扶能手”

打造“三支一扶”示范实践基地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满半年,经基层服务单位推荐,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列入“三支一扶帮扶能手”培育对象。采取压担子、给台阶、多锻炼、承担重点任务、创新项目、技术攻关、访问进修、跟班学习、交流培养等方式加强培育。对特别优秀的,选拔1-2人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基层供销社主任助理、校长助理、专家助理等重要岗位。

每年培育一批能独挡一面,解决问题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三支一扶帮扶能手”。

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待遇保障、导师帮带、持续招募;专业培训到位、服务举措到位、创新开拓到位、‘帮扶能手’到位;政治引领强、服务效率高、社会评价好、基层和个人满意”的基层服务单位,每年由镇(街)推荐,报属地“三支一扶”协调管理办公室初审,送江门市“三支一扶”协调管理办公室综合后报“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为江门“三支一扶”示范实践基地,努力创建“三支一扶”工作品牌。

2021年,全省首创评选了开平马冈卫生院等4家三支一扶“示范实践基地”和李仙等8名三支一扶“帮扶能手”,通过评优示范引导树立典型。

06期满安置有编制,就业创业有保障

加大事业单位吸纳就业力度。江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实施给予加分等特殊优惠政策以及直接通过考核入编。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经本人自愿、单位同意,并报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直接办理事业单位聘用手续。

截至2021年10月,已为64名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通过考核直接办理事业单位入编手续,为乡镇公益事业建功立业。对期满后留在江门市边远地区就业的13名“三支一扶”人员发放最高每人2.4万元的一次性补贴。

07组织“红色加速营”专项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有序完成“三支一扶”人员岗前、在岗和离岗培训。同时,2020年创新培训模式,结合党建元素开设3期“红色加速营”支医、支教和乡村振兴专项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50人次。2021年12月举办的首期乡村振兴专项培训班中江门还首创了“红色加速道”开展乡村振兴论道,让“三支一扶”人员结合工作岗位实际论道“乡村振兴”,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三支一扶”人员专业服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进一步熟悉政策业务,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提高服务基层能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来源:广东人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