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美食!社区餐饮店为何这么“香”?|船说广东

船说广东
+订阅

各位关注吃的小伙伴在这两年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新趋势——一众餐饮新品牌纷纷从高大上的商场、写字楼“调转船头”进入街头巷尾,更贴近消费者生活圈,以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精的社区餐饮新形态出现,在疫情下展现出不一样的顽强生命力。本期船说,我们走进三家餐饮店,来看看社区店为何这么“香”?

(视频|家门口的美食!社区餐饮为何这么“香”?时长共2分47秒)

家门口的美食!社区餐饮为何这么“香”?

来自汕头澄海地区的“狮头鹅”,在当地用秘制的卤水技法卤出,摆在门店的透明橱窗里。当有客人进店下单,工作间里的师傅立即利索地将卤鹅切成细片,再配上特制的酸菜、白米饭,不到五分钟,一碗喷香的招牌卤鹅饭就送到顾客面前。

“我们店主要以快餐、斩料和外卖为主,每天的菜品统一冷链配送,到店再二次加工。”中午时分,餐饮店迎来午市高峰,95后店长李泳豪正忙着在门口迎宾、引领食客进店就座。潮汕菜系一直深受老广喜爱,他负责的门店位于广州海珠区同创汇产业园,每天午晚饭市时,不少周边工作的年轻人会选择到这里就餐,也有周边居民特地前来门店购买卤鸡、卤猪手、卤鸭等卤味,带回家“加菜”。

过去两年,这家由几位90后潮汕年轻人联合创业的“物只卤鹅”从一家外卖小店开始发力,至今已在全国产业园、居民住宅区布局了300多家门店,预计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500家。

奶白色的浓汤、无骨嫩滑的鲈鱼肉片、微酸中带着劲道辣味的酸菜鱼……带有川味的“江渔儿”酸菜鱼凭借新鲜的食材、传统老广的煲汤技艺、足够的锅气等在一众川菜品牌中“杀出重围”。“每家门店的设计风格和主菜单保持基本一致,顾客来到不同的店都能体验到同样的品质。”江渔儿品牌负责人孙滇说。

乘着酸菜鱼品类红利的东风,“江渔儿”成立两年不到便开出了100多家连锁店。“社区店让我们可以精准对接家庭消费群体,还有年轻白领等。今年上半年,大约新开了40—50家加盟店。”孙滇说,该品牌社区店目前主要集中在以广佛为中心的华南片区,计划向华东进发。

位于正佳广场的蛙来哒起源于长沙大排档的干锅牛蛙。如今,这只“牛蛙”总部已经落户深圳,不仅赢得了广东人的心,还在全国的90多个城市开出了340多家门店。今年,该品牌的社区门店也进入实质拓展阶段,目前有两家小店筹建,预计东莞蛙来哒社区店将于7月份开张。“社区店体量小、复制快,能实现店铺的快速扩张。”该店广州地区负责人张进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餐饮进社区为何这么香?在红餐品牌研究院专家樊宁看来,社区店小而精、小而美,资产轻、经营灵活是关键。“疫情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重大变化,社交圈、生活半径缩短,宅家时长增多,而社区、园区小店就在身边,恰好满足了人们就近出行的需求,走进社区,其实就是更贴近消费者。”

从各大品牌纷纷布局社区店不难看出,社区餐饮店已经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餐饮社区店模式迸发出怎样的能量,我们继续关注。

往期回顾▼

“白马”未老,“疫中”突围

专业市场里跑出了一匹“白马”|船说广东

广东纺织制造“破冰记”

广东纺织制造业“破冰之旅”:留人留订单,求变求创新 | 船说广东

“专精特新”的订单拯救计划

VR开飞机是什么体验?广州这家小微企业把产品卖到了欧美|船说广东

餐饮店从商场“回归”街头巷尾,社区店为什么“香”?

【出镜】宾红霞

【采写】欧志葵 宾红霞

【摄影/剪辑/设计】石磊 罗一飞 何志豪 甘展平

【统筹/监制】 袁佩如 彭琳 肖文舸

【实习生】冯爔来 黄凯欣 胡真禛

编辑 张会玲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