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教社的“毒教材”持续引发热议
数学课本的插图整体画风怪异、毫无美感
类似的事件还发生在一些绘本中
5月30日
教育部成立调查组
全面彻查教材插图问题
团团持续关注中
▼点击图片查看《刚刚丑上热搜,儿童绘本争议又起!人教社重画,教育部介入》
▼点击图片查看《全面彻查!绝不姑息!》
与此同时
不少网友纷纷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课本插图
一幅幅经典插图再度出圈
唤醒尘封的美好记忆
“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看到这段文字
你脑海中想到的画面
一定是下面这幅吧
插图的作者王惟震
1931年出生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我们记忆中的许多经典插图
竟然都是他创作的
《倔强的小红军》
《丰碑》
《让我们荡起双桨》
《月光曲》
《将相和》
谁又能想到
经典“CP”李雷与韩梅梅
也是出自王老师之手
哪怕你没有用过这套教材
他们也一定出现在你的青春里
王惟震画画精益求精
跟不上教材发稿排版的节奏
出版社只好多次上门催稿
但他的插图笔触细腻
线条灵动优美
为教材增色不少
所以成为一代经典
至今仍留在我们的回忆之中
还有很多大师的艺术创作也进了课本
比如徐悲鸿《泰戈尔像》
融汇了中西艺术风格
蒋兆和的《杜甫像》
由于缺乏相关参考资料
他参照自己的样子进行绘制
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许多插图
也给年少的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和
深深的震撼
雷坦《飞夺泸定桥》
张洪赞《黄继光》
田友根《金色的鱼钩》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育华《挑山工》
黄金祥《少年闰土》
教育是国之大计
教材则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
插图作为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仅关乎美的教育
更关乎价值的追求
你印象最深的课本插图是哪一幅呢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