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天中节
作者:苏轼 [宋]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
在苏东坡的笔下
端午是如此的富有诗意
▲东坡雕像。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
让我们一起走进苏东坡经典端午诗词
寻味端午文化记忆
据了解
苏东坡在惠州过了两个端午节
第一个端午节在合江楼过
第二个端午节在嘉祐寺过
惠州的端午节
苏东坡过成了情人节
在合江楼度过的第一个端午节
苏东坡写下了两首词
一首是
《浣溪沙·端午》
▲合江楼
-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根据吴定球《新编东坡寓惠集》、孔凡礼《苏轼年谱》,这首词写于苏东坡于绍圣二年(1095年)五月初四,即端午节前一天。这个时候的苏东坡贬谪惠州,身边只有侍妾王朝云与两个小儿子。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王朝云一直追随和陪伴着他。王朝云不仅是其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其精神上的知音。因此,苏东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且第二天朝云即将过生日之时,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既祝福了朝云健康长寿,又表达了希望两人地久天长永携情好的誓愿。
▲合江楼
这首词还记录了北宋惠州的端午民俗,香草沐浴,彩线臂缠,以期祛病除灾。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不过缠彩线的民俗有些地方现在还保留,有些地方已经离我们远去。
值得一提的是
在同一天
苏东坡还写了另外一首词
《殢人娇·赠朝云》
- 殢人娇·赠朝云-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菜(一作采)。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着人情态。
闲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词的上片,苏东坡描写了自己与朝云二人的自然体态与清净的心境。词的下片,回忆美好往昔,祝愿朝云来日健康。全词充满了对朝云的深情。
苏东坡在惠州的第二个端午节
又从合江楼迁回到嘉祐寺了
▲嘉祐寺旧址尚存两座配殿。
这一年
他写下了颂诗
《王氏生日致语口号》
- 王氏生日致语口号-
人中五日,知织女之暂来;海上三年,喜花枝之未老。事协紫衔之梦,欢倾白发之儿。好人相逢,一杯径醉。伏以某人女郎,苍梧仙裔,南海贡余。怜谢端之早孤,潜炊相助;叹张镐之没兴,遇酒辄欢。采杨梅而朝飞,擘青莲而暮返。长新玉女之年貌,未厌金膏之扫除。万里乘桴,已慕仲尼而航海;五丝绣凤,将从老子以俱仙。东坡居士,罇俎千峰,笙簧万籁。聊设三山之汤饼,共倾九酝之仙醪。寻香而来,苒天风之引步;此兴不浅,炯江月之升楼。
罗浮山下已三春,松笋穿阶昼掩门。
太白犹逃水仙洞,紫箫来问玉华君。
天容水色聊同夜,发泽肤光自鉴人。
万户春风为子寿,坐看沧海起扬尘。
▲罗浮山。
在这首诗里,苏东坡把朝云比作织女,称赞她来惠州三年还是美貌依旧,如仙女一般,表明跟她生活在一起无比幸福。因为朝云在生活和精神上给予他很多支持。山在、水在、尘在,岁月在,我在,她在。
东坡说朝云驻颜有术,是自己忠诚的追随者,长谐情好,他要以千峰为杯盘、用大自然万籁之声为鼓吹、用海上仙人的仙面和仙酒为朝云生日祝福祝寿。
▲苏东坡和王朝云雕像。
看来,古人眼里的端午时节,邪气恶物很凶,但在苏东坡眼里都不重要。在这颂诗里,他并没有再絮絮叨叨地讲端午节那些辟邪的规矩习俗,而是高调着两人的感情,高唱着生日颂歌,他以爱战胜一切邪一切恶,将一个辟邪除恶的端午装点成为两人自己的深情节日。爱,才是他战胜邪物的武器。
4、惠州:云中“双月”别有风情
来源:周末出发 诗和远方
作者:老街
图片:惠州日报资料图
责编:凌惠 二审:陈晓芳 三审:王琰
由惠州文明网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