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五,佳节又端午。今年端午,大众家庭的餐桌上有哪些美食?
来自生鲜平台本来生活网的大数据显示,除了标志性的粽子,端午前后的水果、小龙虾等鲜货也摆上了人们的餐桌,端午节餐桌的新鲜度与丰富度大大提升。
从端午销售情况来看,水产海鲜、滋补保健、乳品母婴等品类销售大幅增长,反映出当下消费者更加重视饮食营养及健康管理。同时,疫情影响消费心态,更多人选择提前下单购买,端午节前一周本来生活网的粽子商品就已经基本售罄。
此外,节日礼赠及餐桌升级需求依旧强势,该平台推出的高端传人粽系列以及新口味流心奶黄粽热销,新西兰超级星星苹果、佳沛奇异果与福建浮宫东魁杨梅等国内优质水果销量名列前茅。
创新传统食品 粽子销量同比增长50%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角,今年不少生鲜平台和零售商上架的粽子品类多有创新之处,无论食材馅料、生产工艺、包装等均有新表现。
为了让粽子在传统中多些新鲜感,盒马把老字号品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到了新品研发室。除了几款独家定制的“名菜粽”,在广州、深圳、南昌、成都等城市,还根据各地方的饮食习惯,包出有地域特色的粽子。
如该公司与老字号品牌五芳斋合作,探索将华南名菜椰子鸡、江浙名菜东坡肉与粽子之间的“化学反应”。研发组甚至把粽子馅料延伸到八大菜系,鲁菜的红烧大肠、闽菜的佛跳墙、川菜的麻辣火锅牛肉、粤菜的黑豉排骨……制作出系列“名菜粽”。
“这是我接手粽子研发以来,第一次完全脱离传统馅料的新尝试。”五芳斋粽子产品经理徐晋升说,在研发过程中,要将食材、调味料等进行新的配比,在蒸煮过程中,食材的味道要融进整个粽子,还需要数十次测试,再选出最优版本,然后挑选工厂中的熟手,严格按照标准制作。
盒马工坊广东区域负责人付丽红介绍,一直以来,该公司都希望成为创新商品的“试验田”,通过用年轻化、互联网化的新思路“再造”传统美食,让年轻人也对传统时令有更强的体验,如独家研发的大闸蟹醋珠月饼、芥末三文鱼月饼,跟网红企业如喜茶、奈雪、虎头局一起研发的青团粽子等,都曾引发抢购热潮。
来自该零售商的数据显示,端午当周,粽子销售走势良好。在广东地区,肇庆裹蒸粽、鲜肉粽、都市四宝粽,很受本地消费者欢迎。另外一款七龙珠网红单品,一个粽子里面7颗蛋黄,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购买。
盒马自有品牌今年还把粽子做得更实在,两款多肉粽将原来每只130克的肉粽增为200克,加肉30%。数据显示,盒马工坊粽子上市以来,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0%;咸蛋黄超大五花肉、五花肉粽、洗沙粽是最受欢迎的3款,其中前两款都是200克的加大肉粽。
家庭提前囤货,准备端午家宴生鲜食材
传统佳节,与家人团圆相聚,吃一顿丰盛的家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过节仪式。
5月下旬开始,各大生鲜平台和社区团购的“端午家宴”专题就已上线。记者发现,粽子、咸鸭蛋、绿豆糕、黄酒等传统端午节令食品,小龙虾、小黄鱼与荔枝、枇杷、蓝莓、杨梅等时令鲜味均已大量上市,节日民生食品供应丰富。
“端午家宴专题是中国人传统佳节系列活动之一。我们以‘家宴’为关键词,推荐顶尖时令食材,同时融入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内容,为用户打造全新的购物体验。”本来生活网运营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该平台的端午家宴专题提前了一周上线,“当下用户购买生鲜食材更倾向于提前计划,有囤货习惯。”
人们在节日家宴消费方面的明显变化,不仅体现在消费习惯上,还有消费观念的转变。
大数据显示,疫情前,国内消费者对冷冻及冰鲜的肉禽、水产类商品接受程度不一,大部分人倾向于线下菜市场购买活禽活畜。随着冷链物流水平的提高,在线下消费受到疫情限制后,消费者更加青睐线上购买优质的冷冻、冰鲜食材。
疫情的影响也让熟食、预制菜成为大爆品类。位居本来生活网端午销售排行榜前列的还有当季小龙虾,多款热卖小龙虾同时带动了预制菜及海鲜半成品商品销售。
“在普遍居家的大背景下,熟食、预制菜成为我们平台2022年第二季度销售增长最快的品类。”本来生活网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记者】欧志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