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扬帆,御风而行。珠海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魏永民近日上线与网友互动,透露珠海东西黄金通道之一的香海大桥计划2022年航展前通车。
与此同时,珠海斗门于近日也出台实施《斗门区“大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未来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珠海西部“海陆空铁”大交通体系,打造4个湾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支撑4个临港临空“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作为珠海着重打造的东西部两大产业“引擎”之一,广东省大型产业集聚区富山工业园二围片区为起步区的对外交通提升计划也提上日程。
富山工业园。关铭荣 摄
其中,珠峰大道(含双湖路)23公里道路,将实行快速化提升工程,成为城市快速路。届时,从香海高速、珠海大桥直通富山工业园区将实现连续流、全程无红绿灯通行。
在此基础上,珠海斗门提出,将加快推进与深中通道衔接通道的规划建设,未来,富山至深圳前海将有望实现一个半小时通达,高效对接湾区东岸产业溢出。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交通谋变背后,是珠海托起大城之梦的势能迸发。
上马珠峰大道快速化工程
珠海东西部新快速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的香海大桥。 关铭荣 摄
横跨磨刀门,飞驾珠江口。初夏,珠海东西部的黄金通道——香海大桥正在日夜施工。不久前,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与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截至目前,香海大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八成多;支线工程已完工。
魏永民也于日前透露,香海大桥计划2022年航展前通车。
香海大桥项目分主线和支线,全线29.8公里。其中,香洲区造贝互通立交以西至斗门区湖心路为香海大桥主线,设计时速100公里。通车后,斗门至香洲的通勤时间将从现有的60分钟,大幅缩短至15分钟。
磨刀门水道之上,香海大桥横刀一跨,气势雄壮。
香海大桥昭信围枢纽互通。关铭荣 摄
香海大桥在昭信围互通抵达斗门后,将经过正在建设的西延线,以高架桥形式跨越湖心路,引导车流进入双湖路。
今年5月31日,珠海交通集团官网发布了《珠峰大道快速化提升工程(含双湖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含方案设计)招标公告》。按照公告,珠峰大道与高栏港高速交点,至双湖路与珠海大道交叉口,全长约23公里,及珠峰大道(双湖路至尖峰桥)3.1公里道路将作为快速通道连接线,同步快速化改造,晋升为城市快速路,实现连续流、全程无红绿灯通行。
“珠峰大道快速化提升工程完成后,珠海富山工业园将与珠海大道、香海大桥直接联通,打开产业发展的黄金通道,对外交通效率大幅提升。”珠海市斗门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面对接“三大战略通道”
作为珠海着重打造的东西部两大产业引擎之一,广东省大型产业集聚区富山工业园二围片区为起步区,其目标所指,是对标有着国内工业园区“天花板”之称的苏州工业园,其拥有的可连片开发产业用地规模,为粤港澳大湾区所罕见。
富山新城正步入快速发展。关铭荣 摄
如何对标苏州工业园,交通向上提升则是其中的必选项。
除了即将动工的珠峰大道快速化提升工程,《斗门区“大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还提出将加快推进与深中通道衔接通道的规划建设,实现富山至深圳前海一个半小时通达,构建对接珠江东岸的产业服务战略通道。
未来,深中通道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市域轨道环线,将成为珠海西部打破交通瓶颈、提升城市格局的“三大战略通道”,实现与机场、港口、大桥、高铁的快速贯通,发挥交通对产业、城市的支撑引领作用。
按照规划,未来三年,珠海斗门将加快推进香海北路(含白蕉大桥)、香海大桥西延线、珠海大道扩建等八条横向骨干路网和省道S272改线、莲鹤大道、新港大道等八条纵向骨干路网的规划建设,形成“八横八纵”骨干路网格局,构建西部城区快速环线系统,支撑珠海“东西双城”联动发展。
在轨道交通方面,珠海斗门则提出,将全力推进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建设;积极推动斗门与全市城际轨道战略环线衔接,加快谋划2条城际启动建设,推动珠斗城际西延衔接富山、广佛江珠城际北延串联宋城和莲洲机场,力促高铁、城轨、地铁在鹤洲北汇聚,形成产业与城市双轮支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千亿级高铁产业新城。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