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5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报道主题鲜明,具有深邃的政治意蕴和重大历史意义,其中一句“支持云浮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引人注目。报告立足全省,站位之高,单列一句点名云浮,锚定“国家级”,此中深意令人振奋。
去年,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此番,云浮因中药再次站在聚光灯下,必将深刻领悟省委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全面搭乘大湾区“高铁”和“一带一路”借势破局,把云浮中药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药材好,药才好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深深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几天前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要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广东中药工业年总产值已突破600亿元,中药消费市场规模居全国首位。中医药事业,入目皆是振兴之象。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基础何在?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中药材。
药材好,药才好。那中药材如此重要,如何保证其效果?
答案呼之欲出:优质种质资源。《中国现代医药》指出,种质,是决定生物种性,并将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载体。它表现为活体材料,如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可以表现为离体材料,如花粉、胚芽等,也可表现为标本、基因信息等。
种质,是决定生物种性传递遗传物质的载体
通过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可以进一步保存、挖掘、改良中药材的遗传基因,为选育具有良好推广性能和特质的优良品种提供信息和材料支持,从而保障中医药疗效和用药安全。
简单而言,养殖要有优质种源,栽花强调优质种苗,优质的中药材自然也需要优质的种质保证,即“优质中药种质资源”,能从源头上管控中医药质量。
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成了现代种业和中药农业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问题
所谓中药种质“库”,就是集合种质资源、存储基因形状等信息的一座“大仓库”,珍稀、濒危和道地药材,无所不包。
中药资源本身有其独特的生境要求,因为环境变化、药材品种退化等原因,一些中药材种子种苗种性退化,导致额药材产量、质量都下降。如今,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成了现代种业和中药农业产业发展“卡脖子”关键问题。
因此,云浮建设种质资源库,选育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是突破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招,对于广东省乃至世界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南药必然是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标杆的关键点之一。 图源/视觉中国
好山好水好生态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种质库的建设是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储备的需要。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正式印发,为种业创新撑起了“保护伞”。
广东中医药历来有着独特优势。去年7月,广东中医药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要奋力推进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此番,又将“国家级”种质资源库目标赋予云浮,原因何在?
问题要回到“云浮有什么”上。从事实出发,云浮是农业大市、生态大市、资源大市,有人文、生态、区位、资源四大优势。
不能小看这几个优势,里面隐含了云浮成为真正“国家级”种质库的底气。
首先,南药自古就是云浮的名片。所谓南药,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是中药的一个重要子集。此外,云浮雨水充沛、光照十足,土壤优渥,有164科670余种药用植物,是广东传统的南药种植和加工基地。在强调“IP”“情怀”的现代社会,这些正是讲好云浮南药故事灵感所在。
其次,云浮在全面巩固拓展粤北生态屏障功能方面一直在努力。5年来,云浮先后完成了中小河流治理1000多公里,西江云浮段水环境质量连年位列全省第一;“十大森林公园”“五大自然保护区”“一廊三带”碧道网格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推进建设,森林覆盖率高达68.13%,130万亩南药种植面积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南药基地。
有业内人士分析,云浮南药产业的发展不错,生态环境很适合保存种质资源,在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大背景下,云浮山、水、土、林兼备,南药必然是云浮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标杆的关键点之一。
诚然,云浮在心理距离上总给人遥远之感,但实际物理距离上,云浮属于广州都市圈,毗邻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云浮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是通往西南地区及东盟各国的桥头堡,这极大地便利了南药种质资源的运送。
平台提升,视野更广
把固有优势转化为南药产业和种质资源的发展效能,云浮近年来做了不少努力:统筹整合全市中医药资源,实行全产业链整体推进,成功创建了广东省现代特色南药试验区。
云浮乘势而上,正争创“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试验区”。这个发展试验区的引擎正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药用资源种质库”,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将此库列入《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
种质库作为引擎,拥有多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云浮市人民政府。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担任“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南药领域学术委员会主任,领衔建设南药实验室。云浮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东风。
2020年,中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广东省第二届南药产业大会在云浮举行。会上云浮进一步提出,将要打造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当天的战略合作协议和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30个项目吸引总投资达234.7亿元。
从试验区到示范区,云浮的视野和平台更大了。同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药用资源种质库”正式揭牌。广药集团、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等知名药企表示将主动参与药用资源种质库建设。
从纵向来看,传统的南药种质加工地到成功创建省级特色试验区,再到如今努力建设“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其间不断有科研智慧和产业力量加入,云浮的步子很稳,“盘子”越来越大。望着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新蓝海,云浮中药种质的发展地图很清晰:成为全球最大的药用资源种质库。
连接湾区,走出国门
截至去年5月,云浮生物医药(中医药)规上企业17家,在建、签约、在谈生物医药(中医药)重点项目63个,协议总投资约375亿元人民币。
现阶段,云浮全市已建成投中医药企业有78家,中药材种植面积120万亩,排在全省前列,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155个,约占广东全省的1/5;目前建设种子种苗的繁育基地总共有15个,种子种苗的繁育量达到1亿余株;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香港衍生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用18个月,打造了建筑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的健康医药产业园。
一系列数字反映出云浮南药产业渐成规模。现在,来到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建设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药用资源种质库主体库映入眼帘,而种质资源圃位于校内外连片山地,规模达5000亩,这些大体量的存在,足以让人震撼。
药用资源种质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一个承载“一带一路”国家药用资源交流、学习、互鉴和共享的国际中心。也就是说,种质库启用,会全面系统收集和保存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种质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药用种质资源。云浮将会吸纳更多科研智慧和产业力量,成为全球药用资源协同创新与共享利用的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的结构会更加立体畅通,畅想未来,心潮自然澎湃,“世界一流”的愿景道阻且长但也充满希望。
目前来看,云浮的南药产业和种质库建设有了比较好的开端和趋势,但还未出现普遍的认同和品牌效应。
背后原因在哪?
首先,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的收集、整理、保存、评估,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业,守护好中医药的“根脉”需要长久的努力,厚积方可薄发。其次,南药和种质资源对于一般群众来说还有距离,没有更多“场景”的链接。
因此,南药破题,亟待一种“出圈”的产品或者品牌。云浮市委新班子立足云浮资源禀赋,明确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目标,其中可做不少文章。比如结合全域旅游,做文旅周边的开发;结合时下短视频热潮,做直播带货尝试;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开发一些轻量级的康养产品。
应该注意的是,许多云浮市民对南药、种质等认知都较少。
这启示相关方,除了增加一个个头衔,可以思考让南药和种质库建设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例如在文化馆、城市景观等渠道加大科普力度,再比如将其支撑项目“八园两库三中心一平台一药房”中可以开放的部分是否可以加快建设,供群众实地探索了解种质,发展一种“体验经济”?
在追求乡村游、康养和田园生活的今天,中医药的想象空间很大。我们期待产、学、研、医、植、游一体化发展的模式能尽快实现。
毋庸置疑,中医药乘风而其已是必然之势。云浮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争当中医药强省排头兵、打造中国南药创新高地。此次省党代会报告中那一句“支持云浮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更是为云浮南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乘势而上的勇气和机遇。
相信有着深厚优势的云浮定能在这片蓝海中开辟一片天地,在奋力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中突围争先。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崔洪铭
【部分图片】视觉中国 南方都市报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现代中药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