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时期新形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促进中山市教师队伍教学教育理论的交流、推进中山教育实践高质量发展,南方+中山教育频道特推出《中山教育来论》专栏。欢迎广大教师围绕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实践、教育成果展开讨论,聚焦教育热点,传播教育声音。
投稿要求:字数3000字以内,1—2张文章内容相关或校园风采配图及1张个人照。来稿须注明所在单位、姓名、手机号码。投稿邮箱:nfrbzsxmt@126.com
文| 袁丹纯 中山市龙山中学教师
袁丹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了思维品质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为思而教”成为了英语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读后续写作为高考新题型,同时也是一道考查思维的题型。因而,探究读后续写的教学范式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深究全国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主要考核以下三方面:①情节:内容的完整性及与原文情景的融洽度;②语言:词汇与语法结构的多样性、恰当性和多样性;③语篇结构:结构清晰,前后衔接,意义连贯(主题统一)。读后续写就是“续”情节、“续”语言以及“续”主题。搭建情节、语言和主题的脚手架,在学生思维的断层处巧设脚手架,拉一拉,推一推,催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基于此,笔者探索出“框架搭建,促进逻辑性思维--语言品味,培养批判性思维——主题续写,发展创新性思维”的读后续写思维型教学范式,增强读后续写的输入与输出协同关系,提高学生续作中的语言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以一节《麦琪的礼物》读后续写教学为例。
【读后续写思维型教学模式】
(一)框架搭建,促进逻辑性思维
逻辑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师生通过思维工具搭建情节框架,聚焦解构文本,辨别文本关键信息,分析内在逻辑关系,将文脉结构外显化,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1. 检索关键信息,构建框架
前置性阅读任务(如下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搜索小说文体、人称视角、时态和情节四要素等关键信息,解构文本的表层意义,这有助学生将小说的关键要素的结构化。学生自主探究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三大因素,并通分段把握语篇的宏观结构,为课堂赢来更多深层解读的宝贵时间,有效撬动课堂的升级转型。
前置性阅读任务。
2. 巧用思维工具,梳理文脉
在读后续写中融入问题链和“故事山”这一思维工具,可分析故事的明暗线索,探究故事文脉走向,为续写搭设情节支架。问题链聚焦故事的情节,由总到分,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构建信息,厘清事件发展的内在联系,激活思维的强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故事山是外显化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框架思维,将思维可视化,有助学生形象地观察情节发展的过程,形成直观生动的情景模型。
(二)语言品味,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疑、求同辨异、评价预测。师生共同关注文本的语言特征,探究深层内涵,推断主人公人物性格以及预测其接下来的行动和心理。
读后续写的“续”包括情节前后的连贯性和语言风格的一致性。教师鼓励学生在续写时揣摩前文语言的修辞用意,评价主人公的情感态度,并有意识地模仿使用前文中的语言特点,这是训练学生批判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相应促思问题如下:
(1)How are Della’s action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2)How are Della’s feeling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例如,教师在讲解《麦琪的礼物》时,与学生赏析描写Della的语言。 如“Three times Della counted it”这句话中,作者特意将three times提前到句首,强调了她反复数了三次身上仅有的几块硬币,用Della之贫穷衬托她想给Jim买礼物的迫切心情。品味语言,就是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态度,透过语言的冰山一角推测出隐藏的深层内涵。
(三)主题续写,发展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技能包括纵横思维、联想想象、隐喻通感、模仿创生。 读后续写鼓励学生在新的语境下迁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个性化地创造内容,这个过程融入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续写的环节中,师生分析冲突,推断冲突背后的原因,论证故事的主题意义;再运用正向和逆向思维破解“礼物”这一关键线索,督促学生大胆创想结尾,在重构语篇中升华凝练主题。
故事续写的关键点在于锁定故事的主题。学生围绕深入探究文本的冲突-“Della的贫穷与她想买礼物的迫切心情”及“Della头发的美丽与Della卖头发的决心”,经过充分讨论,推断出故事的主旨是“讴歌主人翁对爱情的无私奉献”(如下图)。
冲突与主题。
师生共同探究续写的关键线索“礼物”。在学生讨论后,两人为一组,完成续作的大纲(如下图),随后完成100字以上的续写初稿。其中,教师鼓励学生写出合乎逻辑、体现创造性的结尾,并且打开写作思路,写长、写多,释放学习潜力,克服惰性和畏难情绪,体验语言运用的成就感。
续写大纲表格。
随后学生在六人一组的小组内分享评价各自的初稿。分享环节,由组长监督,记录员记下每组的汇报情况。其余同学根据评价表打分,同时讲出每份作品中自己欣赏的部分和待改进的部分。
在读后续写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式讨论、写作和评价,将更多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以同伴互动促进作用,激发表达欲望,迸发出思考热情。合作式讨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讨论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活化思维;合作式写作给学生提供机会,共同斟酌,去粗取精,降低写作焦虑,促进多边互动的认知情感发展;小组互评,培养学生敢思敢言的批判精神,为课后改写提供了修改的方向。
另外,教学中采用正向和逆向思维,拓宽学生续写的想象力;撰写续作初稿时鼓励学生写长、写多,这一指令有助于学生在反复回读、斟酌中巩固知识,在充分创作中升华主题,有效激活创新性思维。
【读后续写思维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素材选择
平时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读后续写的阶段选取难度适当、趣味性强、情节跌宕起伏,篇幅超过350字以上的文学作品或简写版,比如《书虫》《典范英语》系列的故事。地道优美的语言输入是学生续写最好的学习模板,是促学的源头。平时读写教学中,可删去段首语和续写长度150字的限制,鼓励写长、写多,充分释放学生的创造力。
(二)目标设定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灵活调整读与写的课堂时间比例以及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活动在课堂时间的比例。例如,对于刚刚接触读后续写的一般水平学习者,教学目标应重在文本解读以及模仿学习上,立足培养学生框架意识等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较高水平的学习者,可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进行独立的创意写作,开发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制定评价表应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做到目标可观察、可操作和可测量。比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搭设情节、主题和语言支架进行读后续写思维型教学,因而制定写作评价表亦应紧扣这三方面考察学习效果,实现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评价。
(三)互动教学
续写中存在多种互动形式,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的互动。①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链,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催化学生内化和重组知识,构建对文本的新知。②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合作式讨论和合作式续写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协商中发散思维,优化结构,提炼措辞,提升续写质量;在小组互评中,转变视角,以评促写,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结语】
随着外语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英语教育工作者“学思结合”的步伐必定愈加坚定。读后续写作为促思的教学活动,构建读后续写思维型课堂使“为思而教”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从“可能”走向了“可为”。
【整理】廖冰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