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校长| 李震宇:新校起步时就得想好未来的事,必须对得起学生

南方+ 记者

(视频|李震宇:新校起步时就得想好未来的事,必须对得起学生 时长共4分23秒)

李震宇:新校起步时就得想好未来的事,必须对得起学生

5月26日,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的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下简称“深实高中园”)正在加紧施工,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2700名高一新生。

高中园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解决高中学位紧缺背景下的一项新事物。办好一所规模堪比大学的高中园不容易,也考验着老牌名校——深圳实验学校的办学能力。

“高中园办学模式是全国首创,管理精细务实,就是高中园办学的最大保障。”当天,面对媒体探访,深圳实验学校(集团)副校长、高中部执行校长,同时也是深实高中园负责人的李震宇如此说道。

筹建深实高中园,可谓李震宇第三次“创业”。2018年他曾负责筹建深实光明部,为光明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3月他调任深实高中部执行校长,带领高中部在高考等方面屡创新高;这一次,他坦陈压力更大,原因是“高中园是新鲜事物,体量也更大。”但同时他对深实高中园也充满信心。

起步阶段就要把所有事情想明白,不能站在这一年想这一年的事情,一定要想3年、10年甚至更远的事情。”

无论招进来的学生原来基础如何,我们都要为他的未来负责。要对得起学生,让他们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要求干部做到的,我先做到;干部要求老师做到的,干部要先做到。

当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校长、部门干部们带头在拼命干事,你说这个队伍能不行吗?队伍行了,事情还落实不下去吗?一定可以行!

……

这是李震宇对教育或教育管理的理解,也是他所坚守及践行的。

这一次,李震宇将带领深实高中园驶向何方?深实高中园与深圳实验学校有着怎样的异同?作为高中校长,他如何看待及处理高考压力……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日前南方+独家专访李震宇。

image.png

南方+:在筹建深实高中园前,您就负责筹建过深实光明部。从您的经验看,筹办一所新学校最难点在哪?对新学校,家长最关注的点又是什么?

李震宇:办新学校确实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对筹备班子来说是项重大考验。我感受到最难的、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就是“三招”的问题,即招聘、招生、招标。我们希望能招到一批优秀的、有潜力的教师和学生加入到深实高中园,助力我们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招标主要指学校硬件方面要如期到位,确保今年9月顺利开学。对家长来说,则可能更多关注学校教师实力、学生吃住条件等问题。

南方+:教师实力是学校和家长一个共同的关注点。

李震宇:是的。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去年10月接到筹建高中园任务当月,我们就面向全国开启应届毕业生、骨干教师的招聘。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对于应届毕业生,除了考察他们是否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及专业能力外,还会看重其对教育的认知、理解、气质、谈吐等。目前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全部来自国内外名校,且基本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对于骨干教师,也要像应届毕业生一样,经过笔试、面试、面谈三轮考核,但考察维度会不同,比如笔试会看重其解题能力及知识的广度等,面试会看重其表达、沟通等能力,面谈会注重考察其教育情怀、态度等。最终选出来的都是真正能干事,也能干好事、愿意干事的优秀教师。目前已确定61位骨干教师加盟深实高中园,骨干教师和应届毕业教师比例大概为1:1.5。

image.png

南方+:这些年很多学校在招生上花费大力气,新学校更是如此,对此现象,您如何看?

李震宇:每一所学校都希望能招到更优秀的学生。对于实验学校来说,我们坚守的原则是——无论招进来的学生原来基础如何,我们都要为他的未来负责,这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具体到深实高中园,我们在课程体系等很多方面都会有实验学校的传承,但还是要根据高中园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做出调整,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一位学生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作为新校,我们希望深实高中园被更多学生、家长了解,包括办学理念、课程以及三年整体规划等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再去看是否适合选择。这些也是家长希望了解及关注的。

image.png

南方+:有人说,虽然深实高中园有很多创新,但最大的王牌还是实验学校的金字招牌。您如何看待这句话?高中园跟实验相同和不同点又在哪里?

李震宇:实验学校的品牌加持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把其先进的办学理念、文化管理、课程等引入到深实高中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真正推动高中园实现高起点、高水平办学,而不是贴牌。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深实高中园是深圳实验学校的一个部分,通过“专家、课程、教学、教研、考评”五个“共同体”,从多维度、各领域、全方面与实验各部血脉相连。比如师资上,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将会参与深实高中园的授课,同样,高中园的骨干教师也可到实验各部授课,实现师资共享;再比如在考评上,会对高中园和实验高中部、光明部学生统一考察,高中园优秀学生也能享受升学推荐。

不同的地方在于,深实高中园是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园区里有三所高中,可以在园内实现这些学校的资源融合共享。

image.png

南方+:这种融合共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震宇:首先在硬件上的融合共享就很直接。如果是一所独立的高中,那要在这里配齐体育馆、报告厅等全部场馆设施。但在高中园,像体育馆、恒温游泳馆、演艺中心这些大型场馆就能分布在不同的校区,实现共享。

其次,在课程上也有充分体现。以往学生报考某个高中,就只能在这所学校学习。但在深实高中园,学生高一时在中考所录取的学校上课,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后,可以在园内三所学校走班学习。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这也意味着初三学生在填报中考志愿时,不用过多纠结该报考深实高中园里的哪所高中,因为学完一个学期后,我们会根据学生高考选科组合,将高中园三个校区的师资打通调配,实现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上课。这也是高中园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生们能真正享受到大学校园般的高中生活。

南方+:但深实高中园内的三所高中定位和方向并不同?

李震宇:是的,三所高中今年9月开学,分别是明理高中、崇文高中、卓越高中,其中明理高中以人文素养为底色,侧重科技实验特色课程,培养科学精神;崇文高中以科学素养为支点,偏重文史哲贯通课程,培养人文情怀;卓越高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创新实验班、女子特色班、国际课程体系为优势,致力于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虽然每所高中都有其主打的课程方向,但都会在高中园内实现课程共享。而且今年招生这三所高中的分数线会基本一致。

image.png

南方+:您希望从深实高中园走出去的是怎样的学生?

李震宇:秉持一脉相承,在实验学校“人格健全   学业进步   特长明显   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基础上,深实高中园提出要做到4个融合,即学会做人与学会学习相融合、学科教学与特长培养相融合、通识教育与个性成长相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融合。

南方+:按照之前的规划,一所高中园是要包括4所高中,另一所目前进展如何?

李震宇:据我所知,另外一所高中的办学方向等,目前还在讨论和论证阶段。

image.png

南方+:作为高中校长,您会有高考的压力吗?

李震宇:对于任何一所高中来说,高考都是避不开的话题。我认为学校发展不能只有高考,但没有高考肯定也是不行的。因为你必须对得起招进来的学生,能给他们更好的升学途径,这也是家长非常看重的。但同时也要跟学校各方面的发展相匹配。所以一定要“三年一盘棋”地进行系统布局。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南方+ 朱洪波 拍摄

我们在面向全国引进骨干教师时,为什么强调要有多年高三执教经历,有强专业能力,同时也得有教育情怀。这背后一方面是基于高考,另一方面也是在强调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只有分数,必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怎样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提供个性化教育,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当学生有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体验,各种素养提升后,好的高考成绩就会水到渠成。所以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能更好地将其匹配好,而且在课程当中将其落实。

image.png

南方+:在高考备考上,深实高中部有何秘诀?

李震宇:这几年深实高中部的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很多学校来高中部参观交流时也会问同样的问题,每次我都送给他们“唯有落实  别无他法”这八个字。但落实什么、怎么落实是关键。我2019年3月从实验光明部回到高中部后,重点“落实”了干部队伍的建设、教师整体队伍的架构;年轻教师的培养这三件事。

如果干部团队不能形成合力,“落实”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教务处干部只考虑教学教研、学生处干部只考虑学生管理,都忽视、不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那工作衔接就会有问题。我们每周会召开党政联席会学习、交流、培训,还会让干部们跨部门轮岗,体会到每个部门工作的不易,这样他们就会换位思考,也会增强凝聚力,很多工作就能落实到位。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果其感受不好,用制度逼他也没用。我在教工大会上说过,我要求干部做到的,我先做到;干部要求老师做到的,干部要先做到。现实中也是这么执行的。比如我们要求老师晚上要进班盯学生自习,刚开始也不顺畅,但当老师们看到校领导们也在值班,就会更好地执行。

image.png

南方+:调整教师队伍整体架构又如何理解?

李震宇:当时回到高中部后,我发现整个队伍年轻教师多,快退休的教师也多,中间层断档比较严重。所以我就花三年多的时间调整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使其更趋于合理化。 这三年我们减少应届毕业生招聘数量,同时,引进十多位年龄段在35岁至40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加入。整个教师团队年龄结构趋向合理后,干事就会更有活力,能够保障更多工作落实到位。

我们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除了公开课外,他们还要接受一项大考验,就是要跟学生一起参加深一模、深二模等考试。之后我们会将考试分数、排名点对点地告诉参考的老师。老师们只有非常熟悉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才能获得好成绩。通过考试,我们希望年轻教师不仅能教好所教的年级,更能站在高考备考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实施这项制度后,年轻教师们的成长很快。

南方+:和高三生一同考试这项制度挺严格,老师们是什么反应?

李震宇:会害怕,但受益很大,成长也非常快。我觉得需要一些有效的机制来推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因为老师们肯定希望获得职业尊严,那只有教学成绩突出、育人理念先进等等,才有可能获得。他们需要有个磨炼、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校长、部门干部们带头在拼命干事,你说这个队伍能不行吗?肯定行!队伍行了,事情还落实不下去吗?事情落实下去了,高考成绩会不行吗?一定可以行!

事实上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当老师们看到校长、各个部门主任都非常辛苦,就没啥好说的在落实了。每所高中都会研究高考,也都会重点去抓高考,但效果好不好,就要看落实情况。当然只抓高考肯定也不行,素质教育要齐头并进,这两方面需要融合好。

南方+:对高中园来说,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李震宇:对于一所新学校来说,最大的考验在起步阶段,就要把所有的事情要想明白,不能站在这一年想这一年的事情,一定要想3年、10年甚至更远的事情。我比较推崇“小步快做”,就是用小步子来尝试做一些探索,好的就把它传承下去,有些不好的地方就及时调整。

【采写】孙颖

【摄影】朱洪波

【视频/剪辑】王抒

【策划】刘丽

相关阅读>>视频 | 深圳这所堪比大学的高中园9月开学,提供9300个学位

编辑 胡佩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