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预制菜将助推顺德美食加快走向世界

佛山来论
+订阅

本期主题:预制菜

5月29日,投资超25亿元的何氏水产智慧渔业项目在三水芦苞动工。这是佛山最大的预制菜生产项目。

预制菜是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一次产业革命。今年三月,广东出台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同月,佛山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发展预制菜产业。

竞逐预制菜产业新赛道,佛山有何优势?在各地争相发力预制菜时,佛山又该如何抢占先机?围绕这一系列话题,本期来论邀请了多位业界人士各抒己见,敬请垂注。


预制菜将助推顺德美食加快走向世界

文|陈辉文

今年初开始,预制菜大火。从事餐饮行业20多年,我从去年起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为顺德预制菜发展出一份力。预制菜将助推顺德美食加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一风口不能错过。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顺德区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餐饮服务单位超过3万家,服务营收近百亿元,双皮奶、均安蒸猪、凤城三杯鸡、菠萝咕咾肉都是出名的顺德菜代表。在餐饮企业上,我们更有顺峰山庄、猪肉婆等大家熟知的品牌。

这意味着,顺德美食有着很好的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基础。然而,囿于食材和烹饪技术的问题,似乎顺德品牌少有走出周边,真正走进平常百姓的餐桌。同时,市场对顺德菜有很强的需求,省外包括国外的正宗粤菜餐饮店一位难求。

如何破解这一需求瓶颈,打破顺德菜“走出去”的困境?我认为大家可以换一种思路,即打造预制菜。

美食要转化为预制菜,有两个方面需要突破:一是要有美食研发基础,每种美食要有标准生产流程;二是要有完备的冷链配套,解决运输问题。

美食标准化的思路早已在顺德确立。从2009年开始特色美食标准化工作已来,顺德先后发布了100多道顺德特色美食标准。加上科技手段的助力,像双皮奶、釀鲮鱼、陈村粉这些传统名菜其实都具备转化为预制菜的技术,未来预计将有更多菜品可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冷链运输。

作为餐饮企业,我们德和信本身也在探索标准化的方向。在保证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的情况下,我们正慢慢增加食品的种类,同时成立了商学院,旨在培养更多优秀团队。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培训,提升整体经营管理能力,一方面为公司和顺德餐饮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做到食品生产的标准化,让食品生产不用过于依赖厨师。

当然,顺德预制菜产业要在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和政府的分工不同。企业负责研发菜式,做好产品,开拓市场;而政府则需要对预制菜产业予以更多关注,做好产业顶层设计,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举措,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配套,补齐做强产业链,助预制菜企业一臂之力。

顺德不缺美食,也不缺美食产业,但不是每一家预制菜企业都有全产业链优势,如果顺德有预制菜产业园,企业通过进驻园区,既可以减少仓储、物流运输等经营成本,还可以快速形成产业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从而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不久前,顺德出台了预制菜“六个一”工程,提出一系列措施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包括:出台一套支持预制菜发展的政策、建设一个预制菜产业园、设立一个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举办一场预制菜产业大会、打造一个预制菜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和组建一个预制菜产业联合会。这让我们备受鼓舞。

事实上,不少顺德餐饮企业已经积极入局预制菜产业。德和信也希望通过自身力量,更好推广顺德菜。

在发展预制菜上,作为大型配餐企业,德和信有着较大的需求,并有自身推广渠道。在需求方面,目前,德和信承包了周边区域多家企事业单位、学校的食堂餐食供给,每日就餐人数超20万人,本身对预制菜的需求较大。在渠道方面,多家食堂本身是德和信的私域流量,我们正尝试寻找一批有消费能力的饭堂进行预制菜的宣传,加上与线上商城的打通,利用德和信本身的渠道优势,有望能进一步快速推广好顺德味预制菜。

当然,要通过预制菜推广顺德美食,还需要讲好顺德故事。预制菜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因此要做好品牌的包装和设计,演绎好顺德故事,才能更好打动年轻人打动市场,让顺德菜通过预制菜更好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作者系顺德区政协委员、德和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南方日报

【本期统筹】王芃琹

编辑 朱苏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