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知名作家陈玺长篇小说《珠江潮》首场读者分享会在虎门富民书吧举行。该小说以虎门为艺术创作背景,讲述了佘家家族的事业兴衰沉浮,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有着宏大的时代叙事。虎门镇党委副书记方志权,镇宣教文体旅游办、镇文联负责人、知名作家詹谷丰、秦川及虎门作协部分会员等参加活动,共同品读小说《珠江潮》的艺术魅力。
虎门镇委副书记方志权在致辞中表示,小说《珠江潮》是一部充满生活烟火气息的作品,真实反映了东莞在国家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变迁,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描绘了一幅精彩的画卷,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希望本次分享会能给在座作家和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迪与体验。
陈玺通过与主持人互动的方式,讲述了小说《珠江潮》的创作历程,表示他在东莞工作生活多年,是东莞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因此他个人命运是和改革开放交织在一起的,他作为一名作家,就是将他在莞多年来的所见所闻通过一条主线来进行展示,小说中的众多人物群像,不管是提升的、堕落的、奋斗的都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原型。
陈玺透露,小说《珠江潮》创作历时5年,几易其稿,最终以40余万字成稿,完成了他多年的愿望,那就是写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文学的形式呈现一个时代的变迁与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
分享会中,东莞戏剧家协会主席秦川、知名作家詹谷丰等都对小说《珠江潮》的艺术创作与时代意义谈了看法。秦川表示,小说《珠江潮》为什么能够抓住他的阅读兴趣,因为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符合人物逻辑的,他们的人生命运以及人物关系都交待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这些人物通过戏剧的方式搬上舞台,一样能够呈现它的精彩。
詹谷丰表示,小说《珠江潮》是陈玺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城向一座现代化都市的转变,文学创作同时也得到了不断的繁荣发展,有很多作品都能发表在国家重要的文学刊物上,但不管是本土作家、还是外来作家,在《珠江潮》出版发行之前,都还没有写出一部足以代表东莞改革开放的力作,如今陈玺做到了,而且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长篇小说的创作难度是最大的,最难把握的,它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生活体验,以及坚定的创作意志。
分享会中,虎门作协的会员们也纷纷提问,向陈玺请教文学创作遇到的困惑,现场气氛热烈。
小说简介:
立足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
《珠江潮》小说中的狮门是以虎门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作,因为虎门曾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从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说主人公佘锦堂出生于狮门的名门大户,当年佘家曾在狮门拥有半街商铺,佘家家族的事业兴衰沉浮始终与社会的风云跌宕密切相关,正是改革开放,给佘家带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小说以佘家几代人的命运为切入点,真实反映了东莞在共和国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变迁,作者将笔墨重点放在对改革开放40年这段历史的描写上,塑造了以佘锦堂为代表的一群顺应时代潮流、敢闯敢干的南方改革者形象,展示了东莞与世界接轨的弘阔胸怀,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勾画了一幅精彩的缩影。
作者简介:
陈玺,1966年生,武汉大学毕业,经济学硕士,曾在华南师大任教。后任广东省工商局法制处副处长,东莞市工商局副局长和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现任东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为中作协会员,出版长篇小说《暮阳解套》、《一抹沧桑》和《塬上童年》等六部。其多部小说在《中国作家》《当代》《作家》《十月》等刊物发表,曾获“中和杯”《小说选刊》年度短篇小说奖。小说入选多种选本。
【记者】何明强
【通讯员】陈建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