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清新区新闻发布厅首场发布会|林长制“落地开花”

南方+ 记者

5月27日上午,清新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清新区新闻发布厅召开。会议发布了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情况、创新做法、主要成效,解读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政策。据悉,这是清新区新闻发布厅运行以来开展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5月27日上午,清新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清新区新闻发布厅召开。

5月27日上午,清新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清新区新闻发布厅召开。

笔者从会上获悉,清新区于2021年2月底启动林长制工作,到2021年12月底,已全部建立区、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区、镇设立第一林长、林长和副林长,各村设立林长和副林长。此外,该区还建立起以村级林长、护林员、监管员和执法员为主体的“一长三员”管理体系,划定网格437个,并全部落实网格“一长三员”名单。目前,全区共设立区级林长10名、镇级林长131名、村级林长713名,全区聘用护林员506名,落实监管员154名,执法员59名。

在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中,清新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林长制”迈向“林长治”。

——率先实施护林员与巡河员整合机制。早在2019年,浸潭镇整合护林员与巡河员两支队伍,推行“多制合一”“一员多用”,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28名人员既是防火护林员,又是巡河员,从而达到巡山护河一体化的效果。

——实施“林长+检察长”工作协调机制。为更好地使林长制落地见效,促进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协同推进保护森林资源,区林长办与区检察院通过实地调研、共同研究,印发《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对林长和林长成员单位在推行林长制工作过程中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行为进行监督,有力地推动林长制的全面落实。

——探索产业园林长协作机制。清新区共有林地流转面积45万亩,涉及企业10间,造林大户有337户,为充分利用这一部分日常管护人员的资源优势,清新区探索把产业园的管护人员纳入辖区村级林长制体系中,充实巡护力量,共同保护森林资源,真正做到“保护+发展”。

在“林长制”等措施的护航下,目前,清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02%,森林蓄积量达到816.4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成为广东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打破林业部门单打独斗的做法,是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也是落实清远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建设‘四个清新’的生动体现,将为清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有力保障。”清新区林长办副主任、林业局局长张英杰说。

据悉,清新区接下来将继续落实林长制常态化工作,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落实巡查制度,加大巡查频率,对生长衰弱、异常的古树组织修复;加强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以“林长+检察长”为切入口,保持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该区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治安稳定;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落实常态化森林防火工作,及时清理疫木,遏制病虫害的蔓延。

【记者】贺欢

【媒介助理】孙运冰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