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职校长|杨潮喜: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职教本科趋势

教育莞家
+订阅

编者按:

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施行,这是职业教育法制定近26年来的首次修订,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也对升学路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内容做出规范化指引。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能技术人才,这呼唤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将给教育体系带来怎样的改变?东莞的职教学校应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技能人才支撑?

值2022年东莞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启之际,结合新职教法的实施与“十四五”期间东莞“打造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高地”的发展目标,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围绕“新职教 新未来”,开辟“对话中职校长”栏目,对话东莞10所中职学校校长。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空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

5月2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结合新职教法的实施,明确将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支持一批优质专科高职学校独立升格为职教本科。

职业教育升学途径进一步打通,也为学校留下探索空间,如何适应职教新未来?在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围绕“职教本科”的探讨已经开始,学校校长杨潮喜预测,随着专业大类厘清、考核标准制定,三到五年之后职教高考制度或将完善,而这也是留给学校思考准备的时间。

他透露,接下来电子科技学校将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上未雨绸缪布局,从“中高职+企业”贯通培养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真正适应未来服务高端产业的技能人才。

为进一步呈现学校办学成果与特色,展现学子精神风貌,今天电子科技学校还将举办校园开放日,下午2:30南方+线上直播,帮助家长学生云端探校

随着升学途径进一步打通,中职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吸引力将再上一个台阶。杨潮喜认为,升学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围绕职教高考新模式,真正培养专业技术和文化课平衡发展的学生,帮助他们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南方+:新职教法实施对东莞职业教育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杨潮喜:东莞产业经济较为发达,拥有全球先进制造基地,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量巨大。从2012年东莞实施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突出每个学校专业特色后,职业教育实现了教学质量、办学实力的大幅提升,各学校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并受到社会欢迎。在招生上,除了招收本地学生,还吸引了很多外地学生家长关注填报。

新职教法明确未来职业教育要实现升学和就业并重,随着升学途径的进一步打通,中职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吸引力会再上一个台阶,吸引更多人投奔职业教育。

南方+: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应对变化?

杨潮喜:未来职教学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上本科,面对学生升学需求以及职教本科趋势,学校首要思考便是办学定位与育人模式问题,如何适应变化、适应未来。

学校构建“臻心教育”品牌文化。

学校构建“臻心教育”品牌文化。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校内的探讨。早期电子科技学校通过校企合作、高端就业强化了办学特色,我们有3个创业孵化基地、7个校中厂(企业工作室)、6个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更是中兴通讯全国首家中职ICT产教融合基地、联想集团PC+人才培养基地等。

未来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确定,学校人才培养也需要做相应调整,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办学模式上适应学生学习目标的改变,做出更高层次服务。学生选择升学,我们要为学生搭建有能力冲击职教本科的学习平台;学生选择就业,则要一如既往打造更强、更坚实的专业技能。

电子科技学校目前升学就业比约为7:3,升学占七成,就业占三成。对于我们来说,升学不是最终目标,而是要围绕职教发展新模式,真正培养专业技术和文化课平衡发展的学生,帮助他们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应对“职教高考”的到来,中职学校应该保持危机感与对未来方向的把握,既要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又要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树立他们的信心、提升学生的技术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1年学校获得广东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职组)冠军。

2021年学校获得广东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职组)冠军。

南方+:5月2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将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你预计职教本科什么时候能实现?

杨潮喜:职业教育涉及专业大类太多,考核标准制定复杂,预估三至五年之后可能会完善,而这段时间也是留给学校的准备时间,提前做好布局调整。

不同于普通高考,职业高考是对学生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的综合考察。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应该保持危机感与对未来方向的把握,既要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又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树立他们的信心、提升学生的技术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南方+:随着“职教高考”的普及,未来职教学校竞争将呈现哪些变化?

杨潮喜:五年之后中职学校办学竞争,可能会表现在职教本科升学率、通过竞赛直升本科比例以及部分特色专业的就业能力。一些特色专业不需要高层次学历,只要熟练掌握岗位能力就能就业,比如我们有影视专业学生才毕业两年就进入电影《长津湖》剧组,担任视频组组长,实现技能成才的价值。

影视专业学生参与票房大片《长津湖》电影拍摄。

影视专业学生参与票房大片《长津湖》电影拍摄。

随着“职教高考”普及,职教本科逐年放开,学校要想大面积提升整体生源质量,除了要坚持中高贯通三二分段培养之外,还要做好顶层课程设置和科学的分层教学,才能更好服务学生高端就业和优质升学,以高质量办学,提高学校吸引力。

南方+:应对职教本科趋势,学校在制度设计、机制保障上将做哪些准备?

杨潮喜:学校依然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办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巩固专业核心课,为职教本科做准备。

在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的配备上,可以采用大模块分层教学模式,前三学期打好基础,第四个学期开始进行升学、就业的分流,构建两个大模块课程,升学大模块专攻语、数、英(应对目前的3+证书),就业大模块则加强专业实操和企业项目课程,学生根据兴趣和规划自主确定未来方向。其中,专业核心课要贯穿学生中职三年,打造学生坚实专业技术思维能力,为就业和升学储备能量。

学校学生8年六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一等奖。

学校学生8年六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一等奖。

而对于中高贯通三二分段的班级,要积极实施“中高职+大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中高职与同一家企业共同分段培养高端技能技术人才,更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更容易培养“工匠型”的紧缺人才。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数学、英语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为学生以后的专科升本科做好知识储备,实现学生对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这样的中高贯通三二分段模式才更有办学质量,也更有吸引力。

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发展定位,一方面需要中高职、企业协同育人,赋予学生过硬的技能,扎实的专业功底;另一发面还可以从教师“走出去”着力,为企业开发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培训提升企业员工技术水平等社会服务。

航模社团。

航模社团。

南方+:站在“双万”新起点上,东莞明确提出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让学校育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十四五”期间学校有哪些规划?

杨潮喜: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服务,仅仅依靠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可能达不到要求,一定要中高职、企业协同育人,目前学校主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是实施高品质中高职贯通培养,携手高职院校、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比如学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我们计划联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贯通培养,同时找一家东莞本地企业开展五年制育人合作,五年里企业全程介入学生培养和实训,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赋予学生过硬的技能,扎实的专业功底。

在培养计划上,可采用“2+0.5+2+0.5”的培养模式,前两年学生在中职学校打基础,第5学期进入合作企业见习学习,第6学期继续回到中职和高职学习两年(期间校企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共同培养学生),最后半年进到合作企业开展专业实习,这样将极大提升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提前让学生熟悉合作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真正培养适应东莞未来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中兴社团。

中兴社团。

二是依托学校专业教师团队,辅助企业解决生产效率、培训技术等实际问题。中职学校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除了直接提供人才,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学校可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技术服务团队,利用老师课程开发、技术培训的能力,为企业开发制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辅助企业提升员工技术水平,以此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端型技能人才。

南方+: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需要做哪些?

杨潮喜:职业教育不限于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养活自己,长远来看,还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融入社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能力。

因此,每一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输出,在长期坚持与实践中获得师生共同认可,让学生在三年培养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策划】王慧

【撰文】黄婷 黎晗

【设计】袁永平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