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东莞市首次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三支一扶”指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为保障东莞“三支一扶”计划工作顺利实施,经市人民政府同意,日前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林业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东莞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三支一扶”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青年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据了解,《实施意见》明确了东莞“三支一扶”工作的人员招募、培训锻炼、薪酬待遇、服务管理、职业发展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计划在2022至2025年期间,每年根据省下达的指标选派一批高校毕业生,安排到各镇街(园区)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服务期为2年。
“三支一扶”人员在志愿服务期间除了可以享受每月5050元的工作生活补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纳费用全额补助、每年1000元交通补贴、在岗服务满6个月的一次性安家补助3000元以及其他福利待遇,还有不少于7天的岗前、在岗和离岗培训。
服务单位负责妥善安排好办公条件和食宿等,做好后勤保障。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东莞将落实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期满人员就业,如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期满考核合格3年内参加县、乡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加10分,参加地级以上市、省直及中央驻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加5分;依托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自主就业的服务期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服务期满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孵化等服务。
基层天地广阔,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大舞台。东莞相关部门表示,希望广大高校毕业生能通过东莞“三支一扶”志愿项目,在基层一线磨炼意志、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为东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章倩倩 龚名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