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一张老路牌、擂茶钵,大至一部留声机、一张旧渔网,350多平的面积展示着近百件老物件,走进这里,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的老汕尾……5月25日,这座拓展延伸社区党群服务站功能的的艺术文化空间“汕尾印象馆”暨“百载商埠党群服务站”正式向市民开放。
汕尾市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婵,组织部副部长余尚樾,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海寅,汕尾市九九文化公司总裁郭文兰共同为展馆暨党群服务站揭牌。
近年来,汕尾市城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其中凤山街道坚持“留建筑、留乡愁、提品质、惠民生”的改造思路,不但对三马路进行了建筑外立面翻新、雨污水系统改造、线缆入地整治、景观绿化提升等“面子”工程,还十分注重挖掘历史记忆、述说老街故事、留住居民乡愁等“里子”工程。
党群服务站。
为更好地彰显三马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留住城市的“根”和“魂”,在凤山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汕尾九九文化传播公司将原本位于三马路与友谊路交界处的小型菜市场改造为艺术文化空间,同时融入党群服务站、人才驿站的功能,打造汕尾首个政民联动的开放式社区型艺术文化空间。未来,这里将持续开展艺术展览、红色教育、文化沙龙、电影展映等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将社区文化融入党群服务站,进一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居民文化自信,架起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文化桥梁。“我们的初衷就是将这个艺术文化空间打造为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让更多老建筑在改造、修缮和利用中延续生命、重焕生机,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海寅表示,希望通过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群服务站与公共艺术文化空间结合,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进一步拉近党员和群众的关系。
汕尾印象馆内展出的老物件。
“我十几岁就离开家乡(汕尾)了,这两年回来后我感觉整个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前的很多东西都不复存在了,我就希望能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汕尾市九九文化公司总裁郭文兰向记者介绍了展馆的设计思路。
汕尾印象馆内展出的老物件。
目前,馆内展出内容包括主题为《新颜 旧物》的摄影展及旧物沉浸展,通过反映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汕尾城市环境、文化风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像资料和老物件,以充满烟火气息及具有场景感的方式展示汕尾的发展历程,让市民穿越时空、重拾乡愁,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汕尾印象馆内的电影放映区。
据了解,此次策展得到了陈峥杰、陈峥嵘兄弟的支持,二人提供了父亲陈锦怀先生多年前拍摄的汕尾地区珍贵历史影像;汕尾摄影爱好者钟卫青先生提供了其长期在汕尾采风拍摄的摄影作品;汕尾市民郭振旺老师提供了多件反映汕尾人民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的老物件。“未来,我们还将面向市民征集更多反映汕尾人文历史、乡风民俗的老照片、老物件,更精准全面地还原‘汕尾记忆’。”郭文兰说。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