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校长|龙华高级中学(集团)高中部执行校长苍莉:多维度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南方+

2021年第一届学生参加高考,龙华高级中学本科率就达到99.6%,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优势明显。

作为龙华区举全区之力创建的“高质量有特色研究型的一流名校”,龙华高级中学不仅有高颜值,更有着高“研”值:清华大学大中衔接项目落户,电子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落地,被遴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科示范基地……

龙高实现“高进优出、优进杰出”的背后有着怎样秘诀?为何注重与大学的合作以及教研……日前,龙华高级中学(集团)高中部执行校长苍莉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进行解答。

(视频|专访龙华高级中学(集团)高中部执行校长苍莉,时长共3分35秒)

视频|龙华高级中学(集团)高中部执行校长苍莉

南方+:龙高创办时间不长,但有深圳基础教育“黑马”之称,您对这种评价怎么看?

苍莉: 2018年龙华高级中学首次招生,AC线、D线录取分数线分别是390分、407分,这个分数在当年深圳高中学校中排第22位。在龙高学习三年后,这批首届学生高考特控率67.8%,600分以上占比18.95%,本科率达到了99.6%,这几项指标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优势明显,也彰显了龙高强劲的培优能力,所以才有了外界的“黑马”之说。

南方+:您说的培优具体如何开展?

苍莉: 2021年我们首届高考喜获开门红,全面实现了“高进优出、优进杰出”的总体目标。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强大的师资,能给学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给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龙华高级中学目前有13位正高级教师、14位特级教师、66名省级骨干教师,同时汇聚了物理、生物学奥赛金牌教练,还有一大批国内外名校的硕士、博士,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老师们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材。

学习高校“双一流”建设,龙华高级中学也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我们提出的“双一流”指的是一流学科和一流学部。我们重视教学研究,比如在课堂辅导、作业、高考试题、学生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予教学科学指导,助力“双一流”建设。

聚焦学生成长,龙高打造 2.0 升级版学校课程体系,激活课堂教学生命力;创设“仁爱书院”“文理书院”“未来书院”,打造书院式现代学校,营造书院育人环境,逐步构建并完善学校书院制未来教育体系。

我们还与清华大学共建“大中衔接桥梁”,进行数学学科的大学和高中课程衔接,开展项目式学习实验班、学习科学实验班等,培养拔尖人才。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的学习科学实验班成员,长期在龙高指导学生学习要怎么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此外,龙高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质生源的培养基地。

我们以奥赛课程为抓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奥赛方面成绩非常亮眼。在第三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东赛区)复赛中,龙高学子9人获奖,其中省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6人,学生获奖位次及人数居深圳第五名。在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广东赛区)中,7人获奖,其中省二等奖2人、三等奖5人。在第35届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中,2人获省三等奖。

南方+:实现“高进优出、优进杰出”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潜力的挖掘以及培养,在这方面龙高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苍莉:我们把握了新高考的精髓,在两大方面做好文章,得益于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等方面的研究,龙高充分尊重学生,并给予他们选择权。

在学生选择高考科目过程中,我们为学生们提供平台,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科目。

另外,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我要学到什么程度,我学了之后将来我要做什么,我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专业”这类目标不是那么清楚 ,所以我们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

除了国家要求的选科走班之外,龙高还开设82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都有系统、科学的体系,包括学生选课、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比赛平台、研究性学习,和老师指导竞赛的支撑等等。学生们按照兴趣进行选择,老师会为他们提供指导、搭建平台,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成长成才。

南方+:近几年高中建设提速,出现很多新高中。您觉得龙高的优势是什么?

苍莉:龙华高级中学是一所高起点规划,高标杆定位,高标准打造、高层次师资引领的学校,我们有着高赋能课程、高人气的社团和高品质的教育,学校是高品位办学,必然也会带来高质量发展。

我们的食堂是网红食堂,每餐都有上百种食物提供。宿舍也是五星级的宿舍,学生生活起来很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

南方+:作为深圳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您对深圳教育改革发展有着怎样的观察和思考?

苍莉:深圳很重视教育,对于教育的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力度很大,显示了政府的担当。

深圳人敢闯敢为、敢于担当、创新等精神,在教育上有着深刻实践,如义务教育的双减、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在全国都是可圈可点的。

作为教育人,我对深圳教育充满信心,也会践行好自己的使命。

【撰文】周嘉燕

【视频/剪辑】刘玳杞  王抒

【统筹】刘丽  孙颖

【策划】刘丽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