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是罗浮山中草药研发创新的追求者。已近花甲之年,他仍在为惠州南药产业发展振兴提高技艺,培养新生力量。
他是廖志钟,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浮山国药”)总工程师。从事药品研发和生产40载,他以工匠精神传承千年技艺,用科技赋能中医药发展,继续擦亮惠州南药品牌。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有责任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也有责任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积极探索。”廖志钟说到,也做到。
百草油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
“我是闻着百草油的药香长大的。”说起与罗浮山中草药的不解之缘,廖志钟笑了。
1964年出生的廖志钟是博罗县长宁镇水边村人,生于罗浮山下,常到制药厂里。
创建于1970年的罗浮山制药厂,是罗浮山国药的前身。廖志钟的父亲曾任制药厂的财务,他自小跟着父亲到厂里,耳濡目染罗浮山百草油的制作过程。有一次,他身上长了热疮,父亲为他涂抹罗浮山百草油,不久后热疮消了,这让他对中药更感兴趣了。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志钟。
1988年,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毕业的廖志钟毅然回到罗浮山制药厂工作,潜心研究罗浮山百草油制作工艺的改进与提升。凭着那份热爱和勤奋,他最终从一名学徒成长为罗浮山国药的总工程师。
罗浮山百草油处方来源于晋代医药学家葛洪,处方和技艺由罗浮山道士代代相传至20世纪初期,因战乱流落民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赤脚医生叶国经等收集研制罗浮山百草油技艺并创办罗浮山制药厂,实现批量生产。
廖志钟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地进行创新与研究。
作为制药厂的技术人员,廖志钟与陈新泉师从叶国经,在继承传统制法的基础上,研究和优化关键工艺参数,使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不断发展和提高。
廖志钟带着团队,对罗浮山百草油的生产工艺和标准进行研究,组织实施药理毒理和临床应用研究,使其满足现代药物管理要求。他们为罗浮山百草油方子中的每一种药物建立起质量标准。“只有质量和药效保证,才是对传承的坚持。”廖志钟说。
2011年,廖志钟负责的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廖志钟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廖志钟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地进行创新与研究。
目前,罗浮山百草油制剂质量标准已上升为国家药品标准,罗浮山百草油OTC、穴位涂抹、新品规、新用途等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奠定了罗浮山百草油的发展基础。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传承至廖志钟已是第六代。“百草油制作技艺不仅要一代代传下去,更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廖志钟坚定地担负起培育起下一代传承人的责任。
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同等重要”
罗浮山国药办公大楼和科研大楼门前,挂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工程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妇科中药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沉甸甸”的牌匾。
牌匾背后,离不开廖志钟把握时代脉搏,对创新赋能中医药孜孜不倦的追求。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发挥作用为人类服务?廖志钟坚持“传承与创新同等重要”。他认为,中医药是从传统经验、临床实验上升而来的理论,如何才能用现代科技、现代语言表达出中医药的理论和文化体系,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活进步进行创新性发展。
作为非遗传承人和研究团队带头人,廖志钟发扬传帮带精神,组建研发队伍,成立研发中心,很快成长为一支专业拥有100多名技术人才的研发团队,并担任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省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惠州南药产业园展厅。
多年来,廖志钟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实现一个个创新:完成罗浮山国药中药提取车间的组建,提取能力全省领先,技术水平全国领先;集中精力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产品老化问题,调整原有产品结构存在的不合理问题。通过努力,他们先后完成金莲花软胶囊等中成药品种研究42个、中药单方颗粒品种研究49,取得宫炎平胶囊等3个品种新药证书、金莲花软胶囊等27个品种生产批件,使罗浮山国药生产品种不断增加,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惠州南药产业园展厅。
如今,罗浮山国药的科研人员占企业总人数近20%,实验室里汇聚着一批80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一代逐渐挑起研发大梁,廖志钟更是将所学倾囊而授。在这些年轻人眼中,这位周身散发中草药淡香的导师严谨却又随和,常为了研发某项药物新用途,带着大家废寝忘食守在实验室里。
“我们必须对中医药进行深层次研究,包括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挖掘中医药深刻的内涵和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以丰富中医药体系。”廖志钟充分运用所学,承担国家、省部级等各级政府立项项目20余项,完成企业药品标准提高54项,其中国家药典会项目12项,申报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18件。
致力惠州南药产业振兴发展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它的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与中医药打了一辈子交道,廖志钟对中医药的感情刻在骨子里。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健康湾区”不断推进,惠州把培育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作为“2+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1”,将其视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谋划发展。
惠州南药产业园展厅。
有着坚实基础的中医药产业,是惠州积极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基石之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惠州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提升新冠肺炎防治效果,受到国务院督导组和省专家积极评价。去年,在广东省公布的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惠州入选广东省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
得益于中医药传统与现代基础,博罗南药产业园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罗浮山国药作为南药产业园建设牵头实施主体,廖志钟又承担起一项重任:统筹南药产业园加工物流核心区建设。
经过一年建设,占地60亩的博罗南药产业园加工物流核心区于去年4月完成,实现南药现代化展厅全面开放,中草药粗加工基地和仓储基地落成。核心区里,将运用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技术和中药材新型养护技术,建立采收、产地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
2020年,罗浮山国药中医药产业项目落户中韩(惠州)产业园博罗合作区,拟建“生产+观光”产业融合基地,进一步承接产学研合作,计划5年内建成。“打造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加快罗浮山国药二期等中医药产业项目建设”写进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让廖志钟看到市委、市政府对惠州南药产业建设的重视。
“惠州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廖志钟计划将重点继续放在中医药研发生产上,继承和挖掘岭南中医药文化,赋能惠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
采写:李向英 刘炜炜
图片:杨建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