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上,东莞市博物馆“吉祥四宝”教学系列片获广东省博物馆协会主办的2022年“广东省博物馆馆校合作优秀教育项目”十佳项目奖。
2019年,莞博以馆藏文物“红树蚬”“鳖腹甲”“镇象塔”“明弘治白釉贴花折枝花纹梅瓶”四件文物为原型,设计出“吉祥四宝”卡通形象——珠珠、卜卜、吉祥、太保,并通过“吉祥四宝”系列文创产品、讲座课程,打造“吉祥四宝”形象IP。
以文物“红树蚬”为原型设计的卡通形象“珠珠”手偶。
以文物“鳖腹甲”为原型设计的卡通形象“卜卜”手偶。
以文物“镇象塔”为原型设计的卡通形象“吉祥”手偶。
以文物“明弘治白釉贴花折枝花纹梅瓶”为原型设计的卡通形象“太保”手偶。
2020年,莞博依托“吉祥四宝”形象IP,从东莞古代史切入,选取展现独特东莞文化的乡土知识,进行分解与重塑,编撰了15篇历史童趣故事。采用代入感、互动感较强的手偶表演形式,有机结合真人、动画及历史图片,将故事具象化,创作了15集“吉祥四宝”教学系列片和配套线下课程教案。
“吉祥四宝”视频每集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视频表现形式涵盖饶舌RAP、直播带货、趣味竞赛等形式,讲述古东莞贝丘遗址、莞香、莞草、海盐、兵器、礼仪、服饰、建筑等知识,呈现了一部极简东莞史。
短片“古墓探险奇遇记”开头片段。
短片“卜卜不容易”太保正将一条活鱼甩给高冷的店小二。
同时,莞博为15集“吉祥四宝”教育系列片设计了20套线下课程,每套课程分2节课教授,其中5套知识内容较简单,实践活动游戏化的课程是专为幼儿园大班儿童设计的;对于小学生,每一集“吉祥四宝”教育系列片都设计了一套线下课程,共15套,满足1至4年级教育需求。课程的设计考虑了不同阶段儿童的语言、认知、动作、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水平。
“吉祥四宝”教育系列片配套课程(部分)。
2020年,“吉祥四宝”教育系列片首次发布就广受欢迎。除了在莞博微信、微博官网平台播出,还登上学习强国、东莞市教育局慧教育网。截至2021年12月,本项目点击总量突破12万次。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莞博与东莞市莞城中心幼儿园共同签订了四宝授权协议,该幼儿园将利用“吉祥四宝”教学片制作幼儿画册并开展教学活动。
【记者】马新杰
【来源】东莞市博物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