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石龙博物馆利用好石龙资源,大力宣传石龙历史文化。通过成立“小小讲解员”队伍,开展“馆校共建系列活动”“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激发石龙中小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让更多少年儿童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小小讲解员”展现大风采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石龙博物馆以此为契机,正式组建“小小讲解员”队伍,并在“莞艺流芳系列展之景凝悠然——谭钧烈油画作品展”导赏活动上,向10名“小小讲解员”代表派发聘书。
近年来,石龙博物馆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品牌影响力逐渐彰显。2021年,石龙博物馆开展的“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周恩来珍品展”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累计参观人数超20万人次,更吸引许多社会人士加入志愿讲解队伍,为石龙传播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据悉,自石龙博物馆招募“小小讲解员”队伍以来,共有60多名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报名参加,他们将为石龙文博事业注入青春力量,共同讲好石龙故事,影响更多的人来做石龙文化的传播者。
历史文化进校园助力提升精神素养
5月18日下午,石龙博物馆在石龙镇中心小学西湖学校开展系列活动,通过讲述东征故事,让红色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并组织石龙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教授学生相关非遗项目知识。
活动中,石龙镇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制作技艺以及麒麟制作技艺传承人一起走进校园,手把手教授同学们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非遗手工艺品,把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的种子播种在这些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心中。
在项目传承人的介绍下,同学们对这两项非遗项目的历史、寓意及制作方法进行了解。在分配完制作材料包后,同学们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当中。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为木屐上漆描花,为麒麟上色。虽然有的细节处理得并不完美,但每一步都是自己动手的劳动成果,所以就算有瑕疵,同学们也从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与满足。
出品|石龙融媒体中心
文、图、编|陈嘉欣 钟旻诺
校|陈嘉欣
审|张雯彦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