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齐聚文博力量 共享美好旅程”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启动仪式于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开幕。
根据日前公布的《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广州市博物馆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广州要建设“博物馆之城”。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广州文旅近来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有哪些亮点?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柯显东以与“数字虚拟主持人”对话的形式,在线上为大家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了解,目前广州全市共有登记注册的博物馆72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5家,二级11家,三级7家。预计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数量将达到120家以上,初步建成“博物馆之城”。
近年来,广州博物馆整体发展水平稳步向前,博物馆数量稳步增长,南汉二陵博物馆、粤剧艺术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岭南金融博物馆、广州海事博物馆等先后建成使用。广州正规划建设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高质量建设广州美术馆、岭南中医药博物馆等场馆,推动“一区一品”博物馆发展计划,大力推进行业、非国有和新型博物馆建设。
现场活动也精彩不断,在直播间互动结束后,配合着婉转动听的《广州天天在等你》歌曲旋律,一曲优雅唯美的舞蹈惊艳亮相,拉开了线下舞台活动的序幕。
随后,团一大纪念馆、广州华侨博物馆、广州海事博物馆、广州铁路博物馆、花园酒店博物馆、花都赵氏天水堂博物馆六家新博物馆全新发布,主题涉及红色资源、行业历史、名人生涯等多方面;当中既有国有博物馆,也有非国有博物馆,展现出广州博物馆群落的丰富与多元。
其中,广州华侨博物馆是对广州这“全国最大的都市侨乡”华侨文化的通史式再现;广州海事博物馆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境内唯一一座“海事”专题博物馆;广州铁路博物馆基于原粤汉铁路南端始发站——黄沙站旧址而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博物馆;花园酒店博物馆则是国内首个聚焦中外酒店住宿业发展历程,展示未来趋势的行业博物馆,并创造性地营造出“酒店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的氛围感。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地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本博物馆参观指南类图书,共收录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大湾区11座城市108家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海事博物馆、澳门博物馆、澳门科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越秀区博物馆等特色鲜明、类型各异的馆分门别类地呈现,堪称“扫馆指南”。
【记者】郑洁琳
【通讯员】穗文广旅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