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揭阳市惠来县迎来今年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水过程。面对防汛救灾的严峻挑战,惠来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一线党员冲锋在前,奋勇当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防汛“安全堤坝”,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靠前指挥 发挥领导干部“主心骨”作用
自暴雨预警以来,惠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调度会议,研究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第一时间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三个联系”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并迅速组织行动。
惠来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深入防汛一线,指导帮助乡镇、村(社区)开展防汛隐患排查、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
闻令而动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惠来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闻令而动,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一线。
惠城镇紧绷防汛安全弦,坚持预防到位、应急到位,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5月9日,惠城镇连夜召开全镇“三防”工作会议,迅速部署落实各项防御工作,全镇党员干部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防严守、时不我待”的作风,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在准备应急物资、设置临时避难所、风险隐患排查、人群转移等方面做足工作,同时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随着雨势增大,英内社区、南美社区等地由于地势较低,部分路段及群众房屋出现水浸现象;上林村承建百吉岭隧道的铁路工人居住的铁板屋出现严重渗水;个别道路出现滑坡,情况多发,形势一度紧张。惠城镇全体党员干部迅速下沉一线,37支党员先锋队309名党员全部出动,深夜顶风冒雨,再次逐户进行排查,并迅速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确保每户村民都待在安全的位置。截至5月13日,惠城镇共转移人员304人。
岐石镇党委迅速动员部署,全镇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投入到防汛救灾一线,昼夜兼程做好各项工作,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屏障。该镇加强宣传发动,深入一线排查隐患,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全方位开展防汛知识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镇党政班子成员、村(社区)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深入危房户、五保户等群众家中走访、检查,及时转移群众。同时,依托三级党建网格,全面排查辖区内山塘、水库、泄洪闸、沟渠防汛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面对特大暴雨来袭的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全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不畏险阻、走街串巷深入抢险救灾一线检查灾情,做好转移群众、开闸放水、疏通及修复崩塌的沟渠等各项防御工作,及时消除内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思想,提前购置、配备了雨衣、雨伞、沙袋、铁铲等一批防汛救灾等物资,包括购置两辆防疫消毒车、消毒器、消毒液、防护服、铁马、口罩等,为全镇的防汛救灾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汛”速行动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惠来县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践行党员使命,彰显责任担当,把防汛救灾第一线当做加强党性锤炼的主战场。
在省、揭阳市、惠来县防御强降雨会议后,惠来县市政中心支部书记、主任胡春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防汛救灾工作。他及时传达落实上级精神,第一时间启动《惠来县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内涝防御抢险应急预案》,提前部署落实防御强降雨工作措施,组织成立一支由50人组成的党员防汛应急排险队,分成市政组、环卫组、园林组、路灯组4个组,自己带队奔赴县城区各易涝点及市政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对县城区4080个雨水井、检查井一个不漏地检查,对园林树木予以修剪、加固,对路灯专台、灯头、线缆、时控开关、接地保险等设施全面筛查,对各垃圾压缩站和填埋场排水设施、沟渠逐项检查,提前做好防汛排险有关工作。
林铭勋是在前詹镇水利所从事水利和三防工作的年轻党员。前詹镇启动应急响应后,他给妻子发了短信:“响应没有解除,我就不能离开阵地。这几天辛苦你了,等应急响应解除确定没有安全隐患后,我就马上回来照顾你和宝宝们。” 林铭勋与水库巡查人员连续4天坚守岗位,走遍了全镇5个小型水库和1个中型水库、水闸、河溪堤防等,并时刻关注着雨情,查看全镇河流水库的水位等实时数据,确保各方面情况正常。
【记者】林捷勇
【通讯员】郑镇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