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为纪念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时代楷模彭士禄生平展”将从2022年6月1日起,于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长期开展。
彭士禄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是我国第一代核工业的领军人物,2021年获得中宣部颁发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中央电视总台颁发的“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他是广大科学家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缩影。
本次展览的展品由彭士禄后人捐赠,均为首次亮相。文物展品数量达30件,珍贵文物数量10件。
展品包括彭士䘵的中校军服原件、《核电站成本计算搞要》笔记手稿、秦山二期核电站模型等,在细微之处展现彭士禄的人生轨迹与鲜活形象。
展览以人物生平事迹为主线,按照先总后分的陈述方式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拓荒牛·时代楷模”总体概括彭士䘵一生所获殊荣。
第二部分“忠满门·幼承百家”讲述彭士䘵的父亲彭湃、母亲蔡素屏等多位亲人为国捐躯的故事,及彭士䘵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姓百家姓的艰苦童年。
第三部分“继遗志·赤子之心”讲述彭士䘵秉承革命遗志,刻苦读书,在延安生活及苏联留学时的经历。
第四部分“掀核浪·科技报国”讲述彭士䘵为国改行的决心,在他准备毕业之际,因党和国家需要,他毅然选择“为国改行”转而攻读原子能核动力专业。
第五部分“功满堂·辉煌一生”用系列组图对彭士禄的人生经历再次进行整体回顾,展现他继承先辈遗志、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他践行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成功下水服役、秦山核电站一期、大亚湾核电站……彭士䘵为中国核电事业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创造了许多“第一”。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1970年12月26日下水,这期间彭士禄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全过程,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馆藏中也对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的模型进行了展示。
纪念馆对彭士䘵留下的珍贵工作笔记手稿也进行了展出。彭士䘵负责大亚湾核电站时的《核电站成本计算搞要》笔记手稿,文中提到了“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效益,涉及多种因素……最重要的是要控制三大要素:成本控制、时间控制、质量控制等内容;在核电筹备建设时期使用的工作笔记则被彭士䘵的同事尊称为“天书”,笔记从反应堆到关键设备,从工程进度到成本造价,各项数据都记录其中。
【记者】关雨晴
【实习生】邱文欣
【图片】主办方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