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打卡广东10个精品展览⑨|“七海扬帆”:广州海事博物馆展览再现繁荣海上丝路

南方+ 记者

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荣时期,唐宋时期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部跨越“七海”的商贸史和交流史。

广州海事博物馆的常设展览“七海扬帆——唐宋时期的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为游客揭开神秘的历史画卷,再现繁荣场景。

展览共分为“舟行天下”“千年商都”“瓷路飘香”“制度创设”“融通世界”5个部分,从中外航线、造船航海、港口城市、瓷器出口、香药进口、南海神庙国家礼制、市舶制度、佛教海路传播以及蕃商蕃坊等方面,多角度展示了唐宋时期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风貌,再现千年前广州城市繁荣、商业兴盛和文化交融的历史盛况。

“七海”的概念源于唐宋时期中国人与阿拉伯人双方间贸易航线需要经过的7个海区,浓缩了中国和阿拉伯地区友好交往的方方面面,展现了当时千帆过洋、商舶汇聚的伟大时代。

展览展出了大量各类唐宋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出水文物,文物展品数量达530件,珍贵文物数量50件。

特别展出大量北宋西村窑瓷器完整器物,这在国内博物馆中极少见到;展出的宋代碇石、广州市舶使方慎言墓志铭、南海出水香药等亦皆为珍品;唐代长沙窑、邢窑、越窑及宋代龙泉窑、建窑、德化窑、潮州笔架山窑及封开窑的大量海捞瓷等特色展品众多。此外,展览还对“南海Ⅰ号”115件出水文物进行了展示。

香药展示厅

香药展示厅

序厅展示“七海”“广州通海夷道”及《中国印度见闻录》《道国邦里志》《岭外代答》等书籍记载的唐宋时期中外航线。

序厅装饰

序厅装饰

“舟行天下”展示了唐宋时期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游客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造船工具、“南海Ⅰ号”等代表性船型及“镇馆之宝”南宋碇石、水密隔舱代表性技术的展示。

“南海Ⅰ号”模型场景

“南海Ⅰ号”模型场景

“千年商都”展示了唐宋时期广州的重要地位。展览通过宋代扶胥镇(今广州黄埔)税收情况及金银钱币讲述扶胥镇的繁荣情况,从大形势到扶胥港本身、货物北上等史实3个层次讲述广州千年商都地位的形成。

“千年商都”展厅

“千年商都”展厅

“瓷路飘香”则展现了瓷器出口和香药进口的情况,这部分讲述了唐宋时期瓷器制作、外销的盛况;结合沉船发现,讲述唐代长沙窑、邢窑、水车窑和越窑,宋代龙泉窑、德化窑、吉州窑、建窑、义窑,及西村窑、潮州窑、封开窑等广东窑口瓷器外销情况,还对香药进口情况进行说明。

瓷器展示厅

瓷器展示厅

北宋西村窑青釉褐彩花卉纹瓷盘

北宋西村窑青釉褐彩花卉纹瓷盘

宋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梅花纹瓷盏

宋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梅花纹瓷盏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瓜棱形瓷执壶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瓜棱形瓷执壶

“制度创设”部分向游客说明在广州创设的重要制度,包括南海神庙国家礼制、“近海立祠”原则、“岳镇海渎”祭祀制度、市舶使与市舶司等。

“制度创设”部分

“制度创设”部分

融通世界”着重展示了中外主要文化的交往情况,说明了佛教自海路传入的情况和贸易对象阿拉伯人的相关情况等。

为帮助观众更好地体验观展氛围,该展览运用了场景、模型、沙盘、艺术装置等53项艺术创作。

游客步入序厅时,一幅万舸争流、风樯林立的景象映入眼帘,右边的壁挂沙盘讲述唐宋时期广州—阿拉伯国家的通夷海道;左边“扶胥印象”大型氛围艺术墙,刻画唐宋时期满载货物的商船停泊扶胥港的景象。还有机会在“千年商都”中通过裸眼3D剧场,一览繁荣扶胥港的旧日景象,仿佛身临其境。

油画 《繁荣的扶胥港》

油画 《繁荣的扶胥港》

裸眼3D

裸眼3D


【记者】关雨晴

【实习生】邱文欣

【图片】主办方提供

编辑 甘韵矶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