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测核酸的同时
可以领略岭南爱国大文豪屈大均的一生!
志愿者在解答群众核酸检测疑惑时,
也当起了“岭南文化传播使者”。
在番禺区化龙镇莘汀村,
走出过岭南大文豪屈大均的
百年祠堂屈氏大宗祠“变身”核酸采样点,
现场等待采样的群众
随着队伍前进的步伐参观着古祠堂。
尽管已经排成一条长龙,
但祠堂优美的环境和岭南传统文化展
缓解了群众排队中的枯燥。
屈氏大宗祠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性服务中心、村史展馆等于一体,是多元化、多功能性的精神文化空间。
近年来,番禺区通过充分发掘和弘扬屈大均文化,全面提升屈氏大宗祠,将宗祠打造为屈大均历史文化展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图、文、声、像、动画全方位综合表现及借助声、光、电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再现屈大均一生。
因疫情防控需要,
化龙镇要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
其中莘汀村要设置一个检测点。
“位置要村民熟悉,交通要便利,
场地布置要简便……”
莘汀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2年以来莘汀村7次检测点都设在了屈氏大宗祠。
“最初将检测点设在祠堂是因为各方面硬件都比较合适,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来做核酸的群众都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一边排队一边进行参观,安静有序。后来我们便安排本村了解屈大均文化的年轻人当志愿者,既解答群众关于核酸检测的疑惑,也当起了‘岭南文化传播使者’,一举两得。”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除了宣传和展示历史文化,屈氏大宗祠不断在大规模核酸检测、新时代文明实践、党课宣讲等活动中大放光彩,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番禺通过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实现永续利用和活态传承,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打开了新的思路和空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