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校 | 新安中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学生后劲足更出彩

南方+

高中择校看什么?教学师资、学习氛围、街坊口碑毫无疑问成为家长们横向对比的关键“三要素”。当一所学校这“三要素”分值均在标准线之上,那它便值得信赖。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前海自贸区的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正是这样一所学校。

这里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达11席、区级骨干教师超130人,以高水平队伍陪伴学生成长;

这里采用“双自模式”实现全面育人,让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后劲更足;

这里“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特出”已成常态,2021年高考高分优先投档率占考生六成,本科率更是达98.2%,剑桥、清北、中大等一流大学纷纷向这里的学生抛出橄榄枝……

作为宝安区一所办学34年的老牌名校,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在择校“三要素”中的水准毋庸置疑。

当下,宝安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创建1-2所深圳市卓越高中,这里也正以“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实验创新、特色发展的滨海名校,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让每一位学生更出彩。

双名校长领航

中流砥柱与教坛新秀相辅相成

俗话说,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当一所学校由两位名校长领衔,无疑为办学质量上了一道双保障。

得益于集团化办学的春风,2017年新安中学(集团)成为宝安区第二个公办教育集团,深圳首批中学特级正校长、中学化学特级教师高妙添担任集团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曾连续三届担任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让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特长得到协调发展、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是这位集团掌舵者在办学中矢志追求的方向。

“接过令牌,熟悉路牌,擦亮品牌,我将全力以赴!”2021年,宝安区面向全国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袁卫星接棒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党委书记、校长,“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资源、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多帮助、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袁卫星在执校中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教育情怀造就教育高度。集团总校长与高中部校长两位名校长的领航也让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当前,新安中学(集团)制定了“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充分发挥名师、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青蓝工程”和科研工程,通过师徒结对、课题研究、专家指导、高校研修、竞赛历练,以及大型考试师生同考等举措,为广大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广阔舞台。

在近日结束的宝安区2022年高考模拟试题命题比赛中,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共有35位老师斩获殊荣。其中,有12名教师获得宝安区一等奖,13名教师获得宝安区二等奖,10名教师获得宝安区三等奖,获奖人数全区第一。

目前,该集团有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顾问1人,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1席,广东省名师工作室2席,深圳市名师工作室5席,宝安区名校长工作室2席,宝安区名师工作室13席,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近180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03人。

中流砥柱与教坛新秀在这里相辅相成,组成了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异、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创造“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特出”的教育传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育人模式变革

“双新”课程与“双自”管理领衔示范

去年,新安中学(集团)入选为“深圳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高中部语文学科被遴选为“深圳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学科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双新示范”),成为深圳为数不多的“双新示范”校。

根据要求,入选学校不仅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关键领域积极探索,更要为全省乃至全国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不断提供新鲜经验和实践做法。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能够在一众品牌高中中脱颖而出,也显示出学校在新课程新教材建设方面的实力。

原来,该校顺应新课程改革方向,提出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以“课程改革创新+综合实践活动”为发展特色,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基础上着力研发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校本特色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立足“双新示范”,学校也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中,持续聚焦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两个关键,探索选课走班与教育质量评价两个重点。在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现已开发了国家情怀、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等共计5个门类20余种校本课程,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学校课程体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了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具有自主发展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采用“双自”育人模式实现全面育人,开创性提出“双值管理”制度,将学生的日常管理交由学生负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及“自我发现、自我超越”。

这套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建立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以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为主要内容。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日常文明礼仪与行为规范、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方方面面都能得到良好的熏陶。

这其中,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统整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并整合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培养”是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深入推进“双自”学生管理模式落实落细的一大创新之举。凭借一系列创新举措,学校荣获广东省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成果一等奖,并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搭建广阔舞台

教学质量与特长发展比翼齐飞

在强师资与育人模式变革下,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内涵式发展道路逐步开花结果。

近年来,学校先后为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输送了10余名优秀生源;同时为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综合性大学,培育了一大批高中优秀毕业生。

2022年深圳市一模考试中,学校特控上线人数430人(文化类考生),较上届一模净增加91人,上线率达69.13%,其中6个实验班特控上线率达96.7%,较上届一模大幅增长19.28%;本科上线率达到了100%。共12名同学进入全市前500名,20人达到600分以上。

2022年深圳市二模考试中,特控预测上线424人(文化类考生),上线率达67.3%,其中6个实验班特控上线率达97.2%;预测本科上上线率高达99.8%。共8人进入全市前500名,75人达到600分以上。

事实上,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做大做强“特色校”,该校制定了学段梯度对接的长效培养机制及保联考、冲校考、重文化的应考机制。每学年,都通过一类、二类自主招生,面向全市招收科创、体艺特长生,单独开设特长专业班,并针对特长生特点和需求,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在大力发展专业性艺术教育的同时,也积极推行普及型艺术素养教育,共开设了美术鉴赏、雕塑、篆刻、动漫、创意设计、摄影、书法等17种艺术教育课程。

值得关注的是,学校将“天文知识、智能机器人与工程、创客实践研究、信息学”确定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项目,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与自身师资进行课程研发,真正给到有特长的孩子广阔成长舞台。

铸强师资、营优氛围、出好成绩!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这颗湾区明珠将持之以恒在实验创新中谱新篇,特色发展中谋未来,加速向深圳市卓越高中迈进。

【撰文】徐峰 刘倩

编辑 杨溢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