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慢综艺的刚需是共情
令人欣慰的是,经历了漫长的考古潮后,我们终于在现播的综艺里看到了一些内娱久违的“活人发言”。
最新这期《毛雪汪》里,嘉宾杨幂一出场就持续输出感情观。四十分钟不到的片长里,金句密度极大。李雪琴分享自己不愉快的感情经历,杨幂提醒她: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只有爱好自己,才能爱别人。
心思细密的毛不易说自己总是在犹豫纠结对方的感受,杨幂马上反馈:不要老互相猜,你大可以告诉她你的想法。
几个明星坐在一起大方自然、不扭捏不掩饰地聊各自恋爱观的场面,的确是难得一见。杨幂观点里透露出自信和清醒很拉路人好感,节目也借此冲上了热搜榜一。
几天前,同样出现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头部综艺《向往的生活》,但原因是“无聊”。对此,有网友还表示疑惑:慢综艺本来不就是“无聊”的吗?
而这期《毛雪汪》用事实证明了,“无聊”不会是慢综艺的宿命,在摆脱剧本感的轻松调性下,节目仍然可以做到高密度的内容输出,而走心的共鸣才是其应有的核心能量。
采写_本刊记者 朱雯怡
01
慢综艺需要“共情”
情绪共鸣一直是生活类综艺的出圈利器。每当明星嘉宾之间的谈话内容触及到对平日生活的细微体察、对内心晦涩感受的关照,就极易引发观众的同感,让大家在弹幕中纷纷感叹:“太真实了”、“是我本人”。
《朋友请听好》中有一期,何炅、井柏然等人对“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进行的一番解读,让许多观众深感受用,被营销号截取后于社交平台上二次传播、引发大量点赞和转发。
《毛雪汪》里,类似的高光片段则更多。两个固定嘉宾里,毛不易是重度“社恐”,经常说出广大年轻人的症结所在,比如一接到语音电话就开始慌张地想:到底有什么事儿重要到不能发微信说呢?
李雪琴则是典型的infp人格,表示自己“会因为吵架没有对方声音大而生气,明明是可以吵过的啊!”
来做客的嘉宾也愿意敞开心扉,哪怕是papi酱这样的头部视频博主,也会向他们大吐工作上的苦水,让屏幕前所有厌烦甲方的观众狠狠共情。
就连这一期里的杨幂,也会坦然承认自己也有追不到的对象,但赢在心态好,及时认栽,撤就对了!
而如果她不说,谁又能想到,本应将“被人搭讪”视作家常便饭的顶流女明星,也会因为在遛弯时被男生要微信而乐上天,在朋友面前嘚瑟好一阵呢?
诸如此类对普通人生活的精准描摹和复刻,让观众能在精神上获取陪伴和治愈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节目内容在引发共鸣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些过于沉重的情绪,以维持轻松、舒缓的调性。
就像《朋友请听好》中的听众们向明星嘉宾倾诉的故事中,除了普适性较高的职场压力、生活困境之外,还有一些较为极端、沉重的案例,如被骗巨款、亲人患病等。这些经历大多催泪煽情、令人破防,可能反而会消解掉治愈感,让观众陷入另一种负面的、焦虑的情绪中。
观众小商(化名)就对记者表示了这种感受,“《朋友请听好》可能反倒是太温情了”,节目营造的煽情氛围造成了隐形的精神压力,让人无法延续轻松愉悦的观感。
02
熟人局才能走心
综艺节目要引发观众的共情,也是有硬性条件的。首先,嘉宾之间的关系得够熟,在一起的状态才能松弛自然,聊出的内容才够走心。
就拿杨幂这期《毛雪汪》来说,杨幂和毛不易在《明日之子》的时候就认识了,甚至一开场她就爆料毛不易在某次饭局上吃着吃着就吐了的糗事。
后续她和李雪琴的交谈也透露,二人也是一起喝过酒、谈过心的关系。正是因为这样,内向的李雪琴才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感情近况,让俩好友给自己支招、解惑,表达观点时也不用顾忌太多。
当然,也不是每期节目的观感都这么丝滑。有观众就向记者表示,某几期的嘉宾明显和二人不熟,场面就会陷入尴尬,“把一整集毁掉”。
《毛雪汪》的官方介绍里写着,节目切入点是“原生朋友关系”,这一概念在近年的真人秀中多次被呈现。比如去年由董子健、刘昊然、王俊凯担任常驻嘉宾的旅行综艺《恰好是少年》也将聚焦点放在“原生友情”上,在豆瓣拿下了7.8分。
所谓“原生友情”,即艺人嘉宾们本身就是真朋友、好朋友,他们将私下的相处模式自然、松弛地展现在镜头前,不用强行互动或刻意破冰,水到渠成的人物关系令人眉心舒展,观众对真人秀的信任感由此建立。
其实以“原生友情”为根基来搭建常驻嘉宾群的思路,在《向往的生活》与《朋友请听好》中都有体现。前者中,何炅与黄磊是超20年的好友加工作伙伴,后者中的何炅和谢娜更是“快乐家族”里的金牌搭档。
但不难发现的是,在近几季的节目中,更多的新面孔加入了进来——《向往的生活》常驻嘉宾从刘宪华换到了彭昱畅,后面又陆续加入妹妹张子枫、张艺兴;《朋友请听好》第一季有顶流易烊千玺加持,第二季则换成了井柏然、董子健两位演员。
而飞行嘉宾就更丰富了,往往是各路艺人的拼盘叠加,他们也许都认识何炅,但各自之间或对常驻嘉宾中的其他几位并不熟悉,从而造成对“原生关系”的解构和干扰。
观众小商直言,后期的《向往的生活》感觉录出了一种“乡村户外版快本”的感觉,随着明星嘉宾越来越杂,节目失去了原本松弛、欢乐的氛围感,艺人们似乎只是将蘑菇屋当作宣传期打卡点,只露面,不走心。
第六季最新这期之所以会“无聊”到上热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嘉宾之间相当陌生,何炅捋了半天后总结道,唯一和每个人都有交集的人是刘昊然。
而即便是有一起拍过戏,“前同事”也不能远和“关系好”划上等号。张子枫拍杂志的时候和文淇“会打招呼”,言下之意便是“完全不熟”。这样的结果是,一桌人坐一起吃饭的时候尴尬到无话可聊,只能“默契”地把制造笑点的kpi投向狗和鸡。
类似的问题在《朋友请听好》中也有显现。与其他嘉宾们相比,张杰谢娜合体的那一期热度有明显提升。真夫妻撒狗粮,好友在一旁跟着起哄的场面自然温馨,让人赏心悦目。
03
越“穷”越好看?
除了嘉宾熟,慢综艺与观众产生共情的硬性条件还有足够接地气的环境、日常化的生活场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观众对慢综艺的观看需求,都是为其某个固定生活场景如吃饭、专注拼图等提供“背景音”和“氛围感”,搞笑和放松是他们对此类节目的首要期待。
前综艺宣发小虎(化名)表示,像《毛雪汪》这样轻体量、慢节奏的年番综艺、微短综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如今的观众们不一定有精力和时间去追动辄三个小时一期的节目,“陪伴感”逐渐成为了慢综艺的核心功能。
对于寻求“轻松下饭”和“宁静治愈”的观众而言,或许化繁为简、没有形式才是最好的形式。这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慢综艺的成本与口碑往往会出现“倒挂”现象:
近期出彩的《毛雪汪》《闪亮的日子》两个生活类短综都是“绿色无广”的裸播项目。居家生活的置景,以日常对话、吃饭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成本相对较低。
而巨大的资金投入、成熟完备的策划方案,在“慢节奏”的滤镜之下往往会显得格格不入、苍白无力,反倒破坏了可贵的原生态和松弛感。这也证明,“慢综艺”这一内容品类是能够实现平台“降本增效”要求的。
无论是《朋友请听好》中装潢豪华的广播小站,还是《向往的生活》在美丽乡间打造的精致蘑菇屋,这些花费资金投入的硬件可以说对节目内容本身的核心功用并不大,甚至还有拉低共情值的反向效果。
相比于以往,《向往的生活》第六季最明显的变化或许在于,嘉宾们的日子过得舒适了很多:大冰箱、制冰机一应俱全,客人们没有“点菜”权利,食材也不用通过干农活便可取现成的用,“出海”成了一种可选的体验式任务,刘昊然都忍不住感叹“你们这个节目真的好爽”。
而对屏幕前的观众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去与一群在海边带薪度假的明星们产生任何共情呢?
在如今招商困难、市场遇冷的环境下,“慢综艺”也到了该“慢”下来的时候。比起想方设法地拼流量卡司、无限满足品牌露出需求,好好思考如何与观众联结情感、稳固自身优势,才能走得更长远。
如果你想合作——
新媒体商业合作
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微信号:ZDGYing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