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全国妇联表彰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湛江市有2个家庭获此殊荣,其中,遂溪乌塘镇陆秀荣家庭榜上有名。这是乌塘镇继林雪平家庭获评首届“全国文明家庭”之后,又一荣获国家级表彰的家庭!
儿女热心公益,为家乡学子成立教育基金会
乌塘镇相关人员表示,陆秀荣现年77岁,是该镇迈机西村人。在物资匮乏的艰苦年代,农民夫妇陈雷传、陆秀荣自强不息,含辛茹苦将四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大学生,儿媳、女婿也都是大学生,被当地人称为“陈门八学士”。在陆秀荣夫妇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事业有成后,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无论是扶贫济困,反哺家乡建设,还是奖学奖教,均不遗余力。
陆秀荣长子陈恩碧是一名外科医生,现为湛江岭南医院院长,其2018年被授予“湛江好医生”称号。行医以来,他曾多次用自己积攒的工资为病人代付治疗费用。他在担任湛江滨海医院院长期间,将慈善公益精神发展为湛江滨海医院的文化,多次组织医护志愿者到福利院开展义诊慰问送温暖、送医送药送慰问品下社区下基层等活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湛江滨海医院接到监测点医疗监测任务,该院40余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要求参加一线监测任务。
次子陈恩玉从商,现任深圳市遂溪商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商会成员积极反哺家乡。商会成立6年以来,累计为家乡捐款3000多万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奖教奖学助学。2018年,陈恩玉被授予“湛江新乡贤”称号。
2007年,陈家四兄妹以父亲的名字(陈雷传)成立“雷传教育基金会”,对本村考上大学和重点中学的学生颁发奖学金,资助家庭困难学生。
乌塘镇委、镇政府及时宣扬陈家兄妹的创举,发动企业家创建乌塘教育基金会,以陈家兄妹为首的乌塘外出乡贤和企业家们纷纷响应,乌塘镇教育基金会应运而生,茁壮成长,已成功举办十届奖教奖学助学活动,共有337家企业、单位或个人,累计捐资430多万元,奖励、帮扶了1129名优秀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奖励优秀教师78人次,慰问教师共822人次,奖励优秀教育集体20个(次)。
在陈家兄妹,尤其是陈恩玉的推动下,遂溪县、镇、村各级成立了20多家教育发展促进会,每年筹集善款数以千万元,奖学奖教、助学助教活动在遂溪大地蔚然成风。
链接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陈家兄妹不仅热心教育事业,对家乡的振兴发展也不遗余力。
2016年,遂溪县政府建设遂溪孔庙,深圳商会会员捐款550多万元。2018年,乌塘镇投资260万元建设乌塘镇文体公园,其中有超过11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于深圳市遂溪商会的乡贤捐资。陈恩玉作为深圳市遂溪商会会长,收到乌塘文体公园建设的募捐倡议后,认为这是一件惠民大喜事,随即积极呼吁该商会的会员们踊跃捐资,慷慨解囊。
文体公园的建成,为乌塘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优美场所,大大提高乌塘的城镇建设品位,成为一个展示乌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对加快乌塘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0年,乌塘乡贤又捐资50万元支持村中建起了水塔,保障村民饮水安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硬底化环村路、巷道共计约7公里,曾经雨天泥泞难行的村巷道现已华丽变身,成为干净整洁的硬底化道路。
2021年,他们继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捐资100多万元,在村中建设了休闲健身小广场和乡贤文化公园,落后小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纳凉休憩好生惬意。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2022年湛江0506疫情,深圳市遂溪商会为遂溪捐赠2000套防护服、5000套隔离服、10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1万个防护面屏,为家乡抗击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代纷纷崭露头角
陈家四兄妹十分敬爱父母,以孝顺报答养育之恩,下足功夫传承父母的育德育才、助人为乐精神,以父母为榜样,培养后代。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陈家第三代也纷纷崭露头角。长孙陈弘毅于2017年考上艺术名校——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次孙陈显邦于2019年入读世界名校——英国伦敦大学;外孙冯晨旭参加2020年全国奥数比赛名列第13,年方14便收获北京大学数学院的保送通知书,2021年7月他还作为中国国家队6名选手之一参加第62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团队总分第一名,并以优异的个人成绩获得金牌;孙子陈法舟被省级重点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录取,进入奥数班。
乌塘镇相关人员表示,陆秀荣家庭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家庭文明正能量,对乌塘镇乃至湛江市乡风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2010年,陆秀荣被广东省妇联评为“全省百名杰出母亲”。 2021年陆秀荣家庭获评“广东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2年5月15日,陆秀荣家庭再获此殊荣,可谓实至名归,也是众望所归。全镇干部群众争相转发相关新闻报道,为之欢呼,为之道贺。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驻乌塘镇工作队表示,将继续协助乌塘镇政府建设文明乡风,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孕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好风尚。
【撰文】麦思容 黄哲晖 李奋 吴凤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