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今年“老虎会”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北约成员国展开“老虎会”联合演习前夕,因演习“东道主”希腊与土耳其矛盾加剧,土耳其最终拒绝参演。
“老虎会”,是一场为“展示北约团结、促进各成员国空军交流”的年度例行军演,专家认为,“老虎会”更像是北约试图增加公众对其认可度的“公关秀”。不过,今年这场“公关秀”一开局就颇为尴尬。
专家指出,与希土矛盾类似,北约内部存在多对地缘矛盾、利益矛盾或防务安全矛盾。一些国家有自己的“小心思”,容易在其他成员国发生矛盾时刻意偏袒一方,这将给北约合作埋下隐患。
虽然北约仍不会因部分地缘矛盾而突然崩解,但以土耳其为代表的部分北约成员国,“独走”倾向已越发明显。
土耳其F-16s战斗机。
“公关秀”前起内讧
5月9日至22日,北约“老虎会”联合空军演习在希腊空军第335中队驻地——位于希腊西部的奥拉索斯空军基地召开。
“老虎会”演习始于1961年,原是美国、英国、法国的3个战斗机中队参与的一场演习活动。“老虎会”随后吸纳了更多北约成员国的飞行中队“入会”,每年在不同成员国境内轮流举行演习。
“老虎会”演习并不属于北约正式的联合军演项目。演习中,F-16“战隼”、F/A-18“大黄蜂”、幻影-2000等北约现役战机和战斗直升机,被涂上老虎斑纹涂装在媒体镜头前集中露面;来自北约多国战斗机中队和直升机中队的飞行员,穿着贴有老虎纹样套章的服装一同展现“团结合作”形象,表演味道颇浓。
军事评论员魏东旭介绍,“老虎会”的演练内容往往比较简单,不会设置高强度的对抗活动,更像是北约成员国飞行员之间交流经验的“沙龙”。
魏东旭认为,北约如此注重在“老虎会”演习中展示空军文化,其目的是向外界传达北约各国空军“团结一致”的信号。“老虎会”演习实际是一场试图增加公众对北约认可度的“公关秀”。
不过,今年的“老虎会”演习却出了“岔子”。据外媒报道,希腊今年首次成为“老虎会”演习“东道主”。不过在演习开始前,希腊拒绝了土耳其参与演习,土耳其亦表示不会参演。
最终,“老虎会”演习在土耳其缺席的情况下展开。这场原本为了展示北约“团结”的演习,却成了暴露北约内部矛盾的“窗口”。
幻影-2000战机。
希土上演军备竞争
希腊为何拒绝土耳其参演?据报道,今年4月底,希腊称土耳其战机频繁侵犯其领空,土耳其亦指责希腊空军在爱琴海上空采取侵略行动。希腊称,土耳其“既不是盟友,也不是朋友”,表示“不能容忍土耳其参加‘老虎会’演习”。土耳其则指责希腊加剧两国紧张局势,利用“老虎会”演习推动其政治目的。
“近年来,希土两国空军长期处于‘你来我往’的博弈过程中,冲突中不时有战机坠海等事故发生,使得两国飞行员之间的敌意很深。很难想象在这种紧张状态下,两国飞行员能够在北约集会上握手言和,甚至坐在一起谈笑自如。”魏东旭说。
希土两国为何频频出现军事对峙?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孙德刚介绍,希土两国矛盾由来已久。从冷战时期至今,两国关系长期不和,甚至多次剑拔弩张。究其原因,是两国在塞浦路斯问题、爱琴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东地中海天然气资源争端等问题上均存在争议。
虽然两国曾试图缓和关系,但近期紧张局势却再度升温。3月,希腊海岸警卫队巡逻船与土耳其渔船在爱琴海东部海域发生冲突。土方消息称,冲突造成一名土耳其渔民受伤。日前,希土两国互相抗议对方战机在爱琴海上空采取挑衅行为。
魏东旭指出,相比希腊,土耳其拥有更加完整的军事体系,同时还在不断提高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土耳其大力发展“安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增强对周边争议海域和岛屿的控制能力和作战能力,显然有针对希腊的意图。
“同为北约国家,希土两国却发生军备竞争,这显然不符合北约的整体利益。”魏东旭说。
北约战机参与军演。
北约多国“拉偏架”
北约对这场成员国之间的冲突如何看待?
孙德刚介绍,由于希腊和不少北约国家同为欧盟成员国,而土耳其未加入欧盟,因此在涉及油气争端等矛盾时,法国、意大利等北约国家明显存在“拉偏架”行为。
孙德刚说,意大利、希腊、以色列和埃及等国撇开土耳其,成立“东地中海天然气论坛”,以多边的方式开发东地中海天然气资源,进一步引起土耳其不满。土耳其政府在有争议的大陆架地区加快油气资源的开发并提高巡逻频次,希腊则背靠欧盟采取反制措施,双方争端进一步升级。
魏东旭介绍,每当希土两国产生军事对峙时,美国和欧洲北约成员国更倾向于支持希腊、批评土耳其“侵略”行为。不过,土耳其的整体国防实力不仅远超希腊,该国的军事存在对北约的意义也较希腊更为重要。
“受限于本国整体实力,希腊对周边地区热点问题缺乏介入的意愿。”魏东旭说,“而土耳其不但是掌控黑海重要战略枢纽、在冷战时期制衡苏联黑海舰队的关键存在,也能够在中东地区配合北约国家达成战略意图。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在北约与俄罗斯冲突中发挥的作用依然重要。”
魏东旭指出,美欧/北约国家出于文化、情感或利益上的共通性,在希土矛盾中不仅刻意偏袒希腊一方,近年在输送武器装备时还存在对土耳其“卡脖子”现象。
由于土耳其无法获得F-35战斗机,目前拥有的最先进战机仍是F-16战机改进型。而今年1月起,希腊已从法国获得了首批6架“阵风”战机,未来在与土耳其进行空中博弈时优势将十分明显。
F-35战机。
土耳其“独走”倾向明显
随着希土两国冲突持续升温,北约内部的利益纠葛和价值观矛盾也被一一“曝光”。
面对一些同为北约成员国的西方国家的声讨和制裁,土耳其近年来就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力”,和盟友“唱反调”:
就中东难民问题,土耳其政府多次“问责”西方国家。今年3月,土总统府新闻办公室主任阿尔通批评西方国家在难民问题上实行双标,对乌克兰和叙利亚难民进行区别对待。
就俄乌冲突问题,土耳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阻挠破坏俄乌和谈的同时,主动在该国境内承担和谈“东道主”“调解员”角色。
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境内的库尔德人曾被美国视为“盟友”,土耳其则将库尔德工人党视为恐怖组织。近年来,土耳其先后开展针对库尔德武装的“和平之泉”“橄榄枝”“幼发拉底盾牌”“爪锁”越境军事打击行动,并在俄乌冲突期间继续与俄罗斯武装部队展开联合巡逻,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
在瑞典和芬兰寻求加入北约问题上,土耳其也发出了反对声音。5月16日,瑞典和芬兰拒绝了土耳其提出的将33名涉嫌与库尔德武装有关人员送回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此表示,土耳其不赞成两国加入北约。
魏东旭认为,土耳其政府频频同北约“唱反调”,说明其战略意图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并非完全一致。土耳其不仅与希腊存在诸多利益冲突,在频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时,也同在该地区具备较强影响力的法国发生博弈。
魏东旭指出,北约内部绝非“铁板一块”。除希土矛盾外,在地缘冲突领域,英国与西班牙就直布罗陀主权争议悬而未解,近年来不时出现局势紧张。今年4月,英美两国核潜艇先后停靠直布罗陀湾,曾引发西班牙外交部和当地环保组织的抗议。在军事合作领域,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老欧洲”国家追求欧洲防务一体化,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新欧洲”国家希望美国提供驻军和“核保护伞”,制衡俄罗斯军事影响力。两种立场的对立给北约合作埋下隐患。
魏东旭认为,尽管北约内部矛盾仍将长期存在,但美国的军事实力仍远超其他北约国家,美国军工体系和经济利益与其他北约国家深度捆绑,这决定了北约整体决策仍受美国主导,成员国之间的矛盾难以跳出规则“圈外”。
但魏东旭指出,以土耳其为代表的北约国家正越发明确“独走”倾向,说明北约对土耳其的掌控力度正在下降。土耳其未来在面对希土矛盾和实现本国价值主张时,将展现出更为强硬的姿态。
【驻京记者】泠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