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结了15件劳务合同纠纷案,15名农民工的劳务费1万余元被拖欠近5年,农民工多次催讨未果无奈诉至法院。
2017年8月,乳源洛阳镇某村的村民梁某等15人受雇于赵某到该村附近的某山林进行除草、施肥等抚育作业。后经结算,梁某等15人的劳务费合计1.46万元,但赵某只支付了4000元。2020年1月,经乳源洛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共同确认拖欠1.06万元劳务费的事实,赵某承诺在2020年6月20日前一次性付清,并出具了欠条给梁某收执。后赵某却并未按承诺时间付款,梁某等人多次通过电话催收未果而诉至法院。
经梁某等人同意,该案进入诉前联调程序。调解员多次联系赵某,但其拒不到庭进行调解,直至调解期满仍未还款,而后于2022年3月9日立案。乳源法院大桥法庭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十分重视,虽然涉案金额并不多,但却是农民工的血汗钱。经多次电话通知赵某,其仍拒不到庭领取应诉材料。于是法庭干警到其户籍地多方查找,终于找到赵某的住址向其送达了应诉材料,并积极向其做思想工作,劝其主动付款。在该系列案审理过程中,经不懈努力,赵某主动支付了8000元。经协商分配,优先将该款支付给了案款较少的11名农民工,该11人的劳务费得到全额支付,并撤回了起诉。剩余4人收到部分劳务费,但尚余2600元劳务费未支付。在其余4案开庭审理时赵某未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审理并作出了判决。
该系列案审结后,需向15名原告送达裁判文书。考虑到原告大多年纪较大,有的已年逾70,并且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为了便利当事人,法庭干警驱车近2小时行驶了55公里来到原告所在村寨,将裁判文书送到了15名原告手上。并告知未全额收到劳务费的4名原告,若赵某逾期仍未支付案款,可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庭干警贴心为民司法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乳源法院始终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不断完善诉讼服务,采取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范永敬
【通讯员】张娴 马伟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