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推动东莞市劳务派遣市场规范发展,更好服务企业用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东莞城市营商环境,东莞市人社局牵头联合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东莞税务局、市公安局、市发改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市场规范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六个方面具体措施,涵盖源头规范、等级评定、服务引导、行业自律、从严执法和严格退出机制等。
六项措施
推动劳务派遣市场规范发展
一是规范劳务派遣参与主体权利义务关系。推广使用统一范本的劳务派遣协议和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用工单位或者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劳务派遣协议关于违约责任的约定,追究对方违约责任,要求赔偿损失。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务派遣员工三方应当在上岗前明确劳务派遣员工工作岗位及待遇标准等事项,签订“劳务派遣员工薪酬知情书”。
二是开展劳务派遣单位等级评定。对于评级较低的劳务派遣单位列为重点监察对象,对于评级较高的劳务派遣单位减少“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频次,通过相关媒体发布,提升社会知晓度。 将不在原址经营、不按期提交年度经营报告的机构纳入经营异常名录,按季度对外公开。
三是提升对劳务派遣单位的服务。开展劳务派遣单位用工辅导讲座主题活动,做好政策宣讲等服务工作。鼓励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举办劳务派遣规范经营研讨会和现场观摩活动,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开展劳务派遣管理员培训,支持劳务派遣单位组织派遣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提升培训项目。
四是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发挥劳务派遣相关行业协会作用,依法制定完善行规行约。实施“劳务派遣诚信服务承诺书制度”,不哄抬、串通市场服务价格,规范服务收费,推动形成守法诚信经营、公开公平竞争、自觉维护秩序的行业生态。
五是依法查处劳务派遣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发现劳务派遣经营和用工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均应当积极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举报。人社、税务、公安、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加强联动,严厉打击拖欠工资、不依法参保、涉税违法、占道经营、虚假宣传、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
六是严格落实劳务派遣单位退出机制。从严查处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对于违法违规且拒不整改的劳务派遣单位,依法吊销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坚决予以淘汰。
多方联动
把好服务、指导、诚信三大关
长期以来,东莞坚持行政许可、执法检查、市场调节多措并举,强化部门联动、市镇协同、多方参与,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规范发展。
加强许可审批,把好服务关。东莞率先在全省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规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行为,推行不见面审批,实现全流程网办,助力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10月修订出台了《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的新设、变更、续期、注销等方面具体条件。
加强执法检查,把好指导关。东莞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既从需求端进行源头规范,又从供给侧引导劳务派遣单位依法诚信经营,提高劳务派遣服务质量。从2月21日起至5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派出工作人员3333人次,巡查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计2038家次,派发宣传资料6189份,督促整改各类违法案件546件。
开展等级评价,把好诚信关。东莞出台《东莞市劳务派遣服务指导性规范》《东莞市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指导标准》,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经营规范要求。通过充分发挥市场评价作用,倒逼和引导劳务派遣单位做大做强,推动劳务派遣行业规范化发展,不断提升劳务派遣行业美誉度。
【记者】马新杰 龚名扬
【图片】龚名扬 东莞市人社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