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知道|在尘封45年的地下室办展览

南方+

文|梁静

36岁以前,我是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喜欢不切实际的东西,靠码字为生。

36岁那一年,我变成了一只创业狗,每天与各种运营表格打交道,时常担忧是否能赚到下个月的租金。

而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一个地下室。

那是一个废弃了45年的地下室,位于一栋楼龄已经超过100年的东山洋房里面。

业主重新打开地下室打算翻新的时候,他还没想好拿来做什么,最大的可能就是租给别人做仓库。

而那时,我正在找新的工作室。看到这个没有任何装修痕迹,地上满是瓦砾,墙体已经旧到表皮脱落的地下室,我和几个合租的小伙伴,眼睛都亮了。

“这里说不定可以做一点特别的东西”,各种关于地下室的奇思妙想占据了我们的脑海。于是,我们几个内心还有着一团火的文艺中年,一拍脑袋,就盘下了这个“地下废墟”。

地下室特别是特别,但是硬伤也很多:它层高很低,只有1.85米,我的合伙人之一,一个身高1.84的摄影师,走进来头直接顶到天花板,腰都不能挺直。

如此压抑和逼仄的空间要怎么弄呢?对于我们这些建筑的门外汉来说,真是一筹莫展。

不过,世事也是很奇妙的。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本书里写的,“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

我的一个建筑师朋友,提出用镜面去延伸地下室的空间感,再加上“暗调”的灯光设计,增加氛围感。至于墙体和天花、地板,我们尽量保留了原来的水泥色和粗糙感——当然,还可以极大地缩减经费。

经过三个月的装修改造,原本像废墟一样的地下室,变成了一个具有现代感的酷炫镜面迷宫。

空间改造好了,那要用它来做什么呢?

酒吧?网红拍摄基地?

我们有想过各种各样的方案,最终还是定在了我们最想做的、也最不可能赚钱的那一个——文艺展览空间。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朋友时,几乎没有人看好这个计划。

他们规劝我,文艺青年就是太浪漫,现在这个年头,还有多少人愿意掏钱去看展览?免费的博物馆那么多,他们为什么要过来看这个小小的地下室?连我妈都说,你肯定会亏死的。

但是,我们本来租下地下室,就是有“为爱发电”的热情,想做自己真心喜欢,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不是因为成功才去尝试,而是因为不知道会不会成功,才要迈出那一步。

如果人生都只是重复别人的路,那也太无聊了。

去年8月,我们正式开始运营。现在大半年过去,我们已经办了三期展览。和我们合作的艺术家,都不算是圈子内的名家,但是,他们和我们这个空间一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现在,地下室运营了大半年,我经常都会被问同一个问题:赚钱了吗?

答案是,当然没有。

否则,我就不会像文章开始说的那样,每天都担忧下个月是否能继续做下去。

当我真正运营了这个空间以后,发现现实的问题,远远比当初想象的多。

我们有试过忙到不可开交,一天有上百名客人来参观,我们也有试过打开门“拍乌蝇”,一天一个人都没有。

客流量受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影响,大部分都是不可控的:天气、疫情、周边环境的影响……而投入也是超过预期,因为空间每天都会有损耗。空间主理人,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策展这类脑力活动,而是每天必须面对的各种运营琐事:小到一颗螺丝钉是否拧好,都要在开店前确认清楚。

我是主理人,也是店员、清理工、维修工、搬运工……我以前对各种家电维修一窍不通,但现在,我已经会亲自动手装展厅的各类灯具——因为可以省钱。

运营情况没有想象中美好,但是我依然很感谢自己作了这样的决定。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得到参观者的认可。有人说,这是他见过最有个性的空间;也有人说,他从作品中看到了春天,阴郁的心情被治愈了。

我最记得,有一个高中生,他连续来了两个展览。他说,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很多的情绪,可以让他暂时逃离繁重的学业。

每个人对于展览,总是有不同的感受。但是从他们的反馈中,我更加明白一件事:真心和热爱是骗不了人的。

还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的,“人类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能力去完成他们的梦想”。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我真的去做了,并乐在其中。



编辑 刘奕伶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