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路|粤有文化越出圈,广东再出发

大洋网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2020年6月25日,一则来自东莞图书馆读者的离别留言,火遍网络。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由广州美术学院曹雪教授团队设计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全国顶流,“一墩难求”。

动漫电影《雄狮少年》火遍全国,被誉为“年度最佳动画”“国漫之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始终把文化强省建设纳入“1+1+9”工作部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努力塑造与广东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文化建设 全面覆盖

2022年1月2日,广州图书馆迎来建馆40周年。目前广州图书馆的注册读者超过240万,连续6年基础服务量居全国第一。馆长方家忠接受采访时表示,新馆开馆时一年仅举办400余场文化活动,如今上升至4000多场。广州市现共有313间公共图书馆,全市176个街镇实现公共图书馆100%全覆盖,且全部实现通借通还。

广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广东县级以上基本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全省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48个、文化馆144个、博物馆35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9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建设10个岭南书院、50个‘粤书吧’类新型阅读空间”被列为省十件民生实事。全省共建成新型阅读空间2080家。粤文化惠民之“网”越织越密,助力全民阅读。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湖北农民工吴桂春给东莞图书馆的留言走红网络。《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2021)》报告显示,2021年广东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4.77%,成年居民人年均阅读纸质读物6.21本,日均数字阅读时长123.82分钟,均比上年有所增长。相较上一报告期,广东全民阅读指数持续进步。广东全民阅读立法三年来,基础阅读设施遍布城乡,全民阅读迈向新阶段。如今,广东各地阅读环境日益优化,群众展现出应有的“文化自觉”,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文艺大餐 勇攀高峰

广东一直大力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以更多精品彰显新时代广东文艺新气象,助力文化强省建设。2015年以来,广东共有385人次获国家级文艺奖项,418项(次)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和国际性奖项。

2021年广东电影成绩靓丽:粤剧电影《南越宫词》荣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2280万元票房刷新中国戏曲电影票房纪录;由广东博纳影业传媒有限公司、珠江电影集团等出品的抗疫影片《中国医生》以13.22亿元问鼎2021年暑期档票房冠军;《雄狮少年》在豆瓣2021评分最高华语电影TOP10中高居第一,好评如潮。2022年春节,深圳也推出精美的文化大餐。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为主要出品方的电影《奇迹·笨小孩》,在春节档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提升了深圳文化软实力,反映了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文化创造能力。此外,《雄狮少年》插曲的演唱者五条人、九连真人随着电影的大火,以及近年来在电视综艺上的亮相,让广东本土乐队再次回到主流视野。

从“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沙湾往事》,到掀起国风新浪潮的中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广东文艺作品强势出圈,电影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正乘势而上,勇攀新高峰。

文旅融合 更具活力

梅州市大埔县是广东省唯一的中央苏区县,也是最美中国旅游县和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区。大埔县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其中,张弼士博物馆项目从动工建设到开馆运营不到一年时间,再次跑出了“梅州速度”。张弼士博物馆、张弼士故居旅游区已成为集历史名人文化、客家古民居观赏、葡萄酒文化体验、生态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新标杆。广东正努力加强研究活化利用名人资源,激发文旅融合活力,让市民群众感受历史人文风貌,带动市场持续升温。

广州番禺区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产业示范区;清远清城区先后引进长隆、广东际华园、梦享谷等重大项目,推动文旅产业集聚区建设及城乡融合发展;珠海斗门区通过宋城演艺度假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岭南大地等一批在建重大文旅项目,走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之路。

广东文旅融合发展有力推进,评定了19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9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5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迈出开创性步伐,不断筑牢文旅融合“四梁八柱”。积创新推出历史文化游径、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精品线路、片区超过400条(个),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落地实施。

岭南文化“双创”工程 有声有色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分。广东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传承保护发展以广东音乐、戏剧、美术、龙舟、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以“绣花”功夫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省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万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开平碉楼与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在广东,岭南文化正以鲜活的面貌在南粤大地焕发活力。广州荔湾区永庆坊片区、潮州老城古建筑群、南粤古驿道等岭南特色文化遗产“名片”重新擦亮,吸引市民前往打卡。

2022年春节,潮州市共接待来潮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9.8亿元。每逢重要节日,潮绣、潮雕、潮塑等非遗技艺互动式展演在广济桥轮番上演,重现昔日“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热闹场景。游古城、看非遗、品美食……成为市民游客体验岭南文化艺术魅力的新窗口。

文博考古屡创佳绩。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南海I号”等考古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红色基因”也是岭南文化一笔厚实“家底”。目前,广东共发布10条广东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广东网上红色展馆”“广东红色地图”让红色革命遗址焕发生机。

文化产业 做大做强

在广东文化产业实力上,广东文化企业正在由大而强。“十三五”以来,广东文化产业主要指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经统计部门核定,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64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6227亿元,约占全国1/7,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2019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等均高居全国榜首。

目前,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超过220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有2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0个,以及41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数字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也培育了大批特色产业集群。2019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和动漫产值均居全国第一;2021年,广东的游戏业收入2322.7亿元,产值占全国逾七成;电竞收入达1236.3亿元,占全国73.6%;腾讯、励丰文化、华强方特、奥飞娱乐、虎牙直播等一大批本土文化企业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同时,广州出品的《漫友》杂志被誉为中国原创漫画第一刊,发行量居全国第一。2020年中宣部“原动力”动漫创作项目中,广州市获奖数量15个,排名全国第一。5年来,广东文化产业频频出圈,由广东设计团队设计的“冰墩墩”更是掀起一场国潮玩偶的新风潮。

大湾区文化圈 如火如荼

近年来,广东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文化圈,搭建三地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论坛、媒体峰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实施粤港澳青少年连根计划,使粤港澳文化纽带更加紧密,进一步凝聚港澳同胞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如火如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强调要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的文物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广东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市民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新时代广东文艺高峰,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致力建设岭南文化新面貌且具有广东文化特色的文化强省,以粤文化之魅力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向着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的远大目标奋勇前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辜继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